【系列講座】針尖上的馬拉松—機構快跑!

主持人|鄭美雅/策展人、台北當代藝術中心共同創辦人

2021 / 03 / 27 Sat.

2021 / 03 / 28 Sun.

13:00 - 16:00

  • 第一場

    03/27(六) 13:00-15:00

  • 講題

    數位與在地—空間/網絡/社群的反差想像

  • 與談人

    鄭文琦/《數位荒原》 主編
    何尉民/自由工作者、創作者

  • 第二場

    03/27(六) 15:30-17:30

  • 講題

    隨機世代

  • 與談人

    李明學/藝術家
    劉星佑/節點空間成員
    陳冠穎/藝術創作者、酸屋藝術空間共同負責人

  • 第三場

    03/28(日) 13:30-16:00

  • 講題

    1.公共議題與社群
    2.漫談竹圍工作室25年發展

  • 與談人

    謝毅弘/臺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秘書長
    杜珮詩/臺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副理事長、藝術家
    姚孟吟/資深藝文工作者、竹圍工作室顧問

  • 地點

    當代館二樓201展間

  • 辦法

    配合展覽規劃,講座將於展間進行。
    事先線上報名,並於講座開始前30分鐘至當代館一樓活動大廳辦理報到者,即可免票入場。逾時未報到,仍須購票入場。

  • 備註

    1.講座全程請佩戴口罩。
    2.手機請設定靜音或震動模式。
    3.可拍照,請勿開啟閃光燈。
    4.現場禁止飲食、錄音、錄影與直播。

講座介紹

當代藝術的生產環境在結構性的僵固與各種實驗的瞬變與消失中拉鋸。臺灣由藝術工作者自主成立、組織的新興藝術空間、實驗機構、替代空間,對於空間、社群、與組織的想像與樣態,自90年代前後至今,出現極大的變化。此次講座計畫,呈現新世代的想像與動機,並與歷史悠久的機構,相互參照。 ─主持人介紹─

●鄭美雅
獨立策展人。曾任台北當代藝術中心(TCAC)理事長(2012-2014)。策畫、主持之平台計畫包括:《策展與機構論壇》、《開放策展工作坊》(TCAC),《走向公眾—共同課題》(北師美術館),《向同儕學習》(TCAC,Gudskul、雅加達),策展計畫包括《第六屆皇后雙年展》(與岩崎仁美共同策展,皇后美術館,紐約) ,《偉大的一瞬》(與新美術館公共教育部團隊共同策劃,新美術館,紐約),《公共精神》(Ujazdów Castle當代藝術中心,華沙,善宰藝術中心,首爾)。


─與談人介紹─

●何尉民
自由工作者、創作者,足跡遍及五大洲45國。創立A.S.C.影音藝術平台、Osmosis 媒體藝術 節、Synthetic Mediart 合成媒體藝術發起者。

●鄭文琦
《數位荒原》 主編,現居於臺北,數位藝術基金會的「數位荒原」創辦人,以及「群島資料庫」(2017年迄今)計劃的發起人,此計劃致力於梳理臺灣與其他東南亞地區的共享歷史及其解殖作用。亦為第18屆台新藝術獎的提名觀察人(2019)。擔任過2019年春之基金會「藝術史劇場」講者、2015「TCAC開放策展學校」第四週講者。文章散見《典藏今藝術》、Cobo Social線上媒體。近年曾與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共同策劃《邊境旅行》(Petamu Project)展覽。

●李明學
1978年出生於台北,2000年於東海大學美術學系畢業,2005年畢業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2013年取得英國羅浮堡大學博士學位。李明學的作品關注商場中的各式物件,找尋在藝術脈絡上的潛在意義。藉由幽默的手法與重新閱讀生活周遭中的物件,檢視被媒體、教育與社會框架中對各種事物/物件的慣性理解。透過反轉各項物件的使用方式、轉換外觀的造型或是被觀看的角度,在探索當代藝術的可能性上,創造出輕盈感受的另類解讀。

●劉星佑
節點空間成員,1985年高雄出生,來自甲仙滴水坑,熱愛第一代神奇寶貝,熟悉庫洛牌使用方法。對明清書畫格外有感,追索浙派之餘偶爾臨摹碑帖,重視養生與抗老化。情有獨鍾蔡明亮的歌舞電影,真理就在對嘴高歌的「心印」之中。目前關注電影、數位媒體影像的跨領域特質,挑戰該跨領域特質「作品」的書寫,嘗試賦予古代書畫當代詮釋,努力朝策展與藝術評論方向前進。

●陳冠穎
藝術創作者、酸屋藝術空間共同負責人、朱銘美術館教育推廣部主任,目前就讀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創作長期以來藉由關注社會邊緣文化與公共性議題等,來討論藝術與社會環境的政治權力關係是什麼?藝術如何與公眾產生新的公共性與可能?藝術如何在系統內與外創造對話性平台與新的美學價值觀?從關注「人」與「環境」的變動關係,到現在更重視藝術的「社會實踐」與「民眾參與」的部分,透過身體力行介入社會的底層,去探討社會環境與人的關係,以及思考藝術創作的公共性與對話性之可能與反思。作品曾展覽於美國、英國、泰國、中國、香港、台灣等地,並獲高雄美術獎、新北藝文創作獎,近年策劃「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平行展《變態路徑》」獲台新獎提名。

●謝毅弘
生於桃園,2017年開始任職於臺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現職秘書長。就讀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2014年在華隆紡織退休職員工自救會擔任秘書,2016年加入反教育商品化聯盟,參與反漲學費、爭取勞動基準法修法中的青年勞動權利。

●杜珮詩
臺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副理事長,藝術家。1981年出生於台灣苗栗縣,2007年獲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創作碩士,以定格動畫為媒介,作品關注影像與敘事之間新的可能性。作品曾多次獲國內外獎項肯定,包括2009年亞洲文化協會台灣獎助計畫獲獎、2012年哈恩.內夫肯斯基金會與曼谷藝術文化中心當代藝術獎入圍候選人、以及2016年台北美術獎優選。

●姚孟吟
兼具社會學與外語的背景,姚孟吟長期關注台灣文化政策的發展。她1997年取得法國第八大學社會學系博士候選人資格後,返台加入台灣當代藝術的推手-竹圍工作室團隊,先後參與藝術村、閒置空間藝文再造等國際案例的研究,並透過這些連結開始國際交流網絡的建構,倡議藝術的力量可以跨越文化的鴻溝與社會差異,積極地達到開創明日新視野的目的。著作包括「藝術創作與交流的磁場-全球藝術村實例」(文建會,1999)、「文化空間創意再造-閒置空間再利用國外案例彙編」(文建會,2002)、「從邊緣建構另類美學-竹圍工作室12年」(竹圍工作室,2008)。

●柯人鳳
現任臺北藝術產經研究室執行長、國際鑑價師協會鑑價師。研究計畫:「臺灣畫廊產業史料庫計畫」、「藝術鑑定資料庫與鑑定機制標準化計畫」、「藝術品鑑定先導服務計畫」、「藝術經濟學論述之基礎研究計畫」、「全球藝術博覽會研究計畫」、「2010年視覺藝術產業現況研究報告」、「我國藝術品移轉稅制與視覺藝術產業國際競爭力之關係比較研究」。發表有研討會論文《Towards An Urban Art Economy: How Flagship Art-Based Initiatives Start the Engine of City Growth After the De-industrialization Transformation》於2013年第21屆歐洲文化行政管理網絡年會(the 21st ENCATC Annual Conference)。著作《藝術經濟力:藝術經濟學論述之基礎研究》(2013)。
─活動須知─
1.因應COVID-19疫情,相關入館防疫措施,依據本館規定公告辦理。
2.如遇颱風等天災或其他不可抗力之因素,依臺北市政府規定公告取消辦理,不另行通知。
3.本館保有所有活動變更之權利,因特殊原因或疫情影響造成活動延期、取消或改以其他方式辦理,將於本館官網與FB另行公告。


洽詢專線:02-2552-3721#113 呂小姐

MORE

LESS

CLOSE

講座影片

講座影片

CLOSE

Notice 著作權&隱私權相關政策
關於當代藝術館需要注意的相關法規

著作權聲明

台北當代藝術館尊重他人著作權,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條款亦明定,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不得侵害他人之著作權,因此,台北當代藝術館呼籲使用者同樣尊重他人之著作權。如果您認為台北當代藝術館網站中之任何網頁內容或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已侵害您的著作權,建議您利用本處理辦法提出檢舉,台北當代藝術館客服中心將儘速為您處理:

  • 權利人檢舉著作權侵權處理辦法

    若台北當代藝術館網站中之任何網頁內容或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已侵害您的著作權,請您填寫:「 著作權侵權通知書」,且依該通知書所載提供下列資料及聲明,並以傳真的方式通知台北當代藝術館:
    1、著作權人之簽名、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之簽名、相關權利證明文件及著作權之內容,例如:已發行書籍之封面及相關頁面、發表於網路中之網頁內容列印紙本及其網址。
    2、侵害著作權之內容所在的網頁及網址。
    3、您的聯絡地址、電話等資料。
    4、書面聲明您確信該網頁內容的使用行為是未經過著作權人、其代理人或法律的授權。
    5、書面聲明您於通知書所載相關資料均為真實,且您是著作權人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而為上開聲明。

  • 台北當代藝術館處理原則

    若台北當代藝術館網站中之任何網頁內容或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已侵害您的著作權,請您填寫:「 著作權侵權通知書」,且依該通知書所載提供下列資料及聲明,並以傳真的方式通知台北當代藝術館:
    1、著作權人之簽名、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之簽名、相關權利證明文件及著作權之內容,例如:已發行書籍之封面及相關頁面、發表於網路中之網頁內容列印紙本及其網址。
    2、侵害著作權之內容所在的網頁及網址。
    3、您的聯絡地址、電話等資料。
    4、書面聲明您確信該網頁內容的使用行為是未經過著作權人、其代理人或法律的授權。
    5、書面聲明您於通知書所載相關資料均為真實,且您是著作權人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而為上開聲明。

隱私權保護政策

台北當代藝術館非常重視用戶的隱私權,因此制訂了隱私權保護政策。請你細讀以下有關隱私權保護政策的內容。

隱私權保護政策的適用範圍

1、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包括台北當代藝術館如何處理在用戶使用網站服務時收集到的身份識別資料,也包括台北當代藝術館如何處理在商業伙伴與台北當代藝術館合作時分享的任何身份識別資料。
2、隱私權保護政策不適用於台北當代藝術館以外的公司,也不適用於非台北當代藝術館所僱用或管理的人員。
3、台北當代藝術館在你註冊台北當代藝術館帳號、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的產品或服務、瀏覽台北當代藝術館網頁、參加宣傳活動或贈獎遊戲時,台北當代藝術館會收集你的個人識別資料。台北當代藝術館也可以從商業夥伴處取得個人資料。
4、當你在台北當代藝術館註冊時,我們會問及你的姓名、電子郵件地址、出生日期、性別、職位、行業及個人興趣等資料。你在台北當代藝術館註冊成功,並登入使用我們的服務後,我們就會認識你。
5、台北當代藝術館也自動接收並紀錄你瀏覽器上的伺服器數值,包括互聯網協定位址 (IP Address) 、台北當代藝術館cookie中的資料及你要求取用的網頁紀錄。
6、台北當代藝術館會使用資料作以下用途:改進為你提供的廣告及網頁內容、完成你對某項產品的要求及通知你特別活動或新產品。
7、台北當代藝術館不會向任何人出售或出借你的個人識別資料。
8、在以下的情況下,台北當代藝術館會向政府機關、其他人士或公司提供你的個人識別資料:與其他人士或公司共用資料前取得你的同意。
9、需要與其他人士或公司共用你的資料,才能夠提供你要求的產品或服務。
10、向代表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服務或產品的公司提供資料,以便向你提供產品或服務 (若我們沒有事先通知你,這些公司均無權使用我們提供的個人資料,作提供產品或服務以外的其他用途)。
11、應遵守法令或政府機關的要求。
12、我們發覺你在網站上的行為違反 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條款或產品、服務的特定使用指南。
13、其他依「個人資料保護法」或政府法令應公開之資料。
14、為了保護使用者個人隱私, 我們無法為您查詢其他使用者的帳號資料,請您見諒!若您有相關法律上問題需查閱他人資料時,請務必向警政單位提出告訴,我們將全力配合警政單位調查並提供所有相關資料,以協助調查及破案!
15、 台北當代藝術館會到你的電腦設定並取用台北當代藝術館cookie。
16、台北當代藝術館容許在我們網頁上擺放廣告的廠商到你的電腦設定並取用cookie。其他公司將根據其自訂的隱私權保護政策,而並非本政策使用其cookie。其他廣告商或公司不能提取台北當代藝術館的cookie。
17、當台北當代藝術館進行與其產品及服務有關的工作時,會使用 web beacons 進入我們的網站網絡,提取cookie使用。
18、台北當代藝術館賦予你在任何時候修改個人台北當代藝術館帳號資料及偏好設定的權力,包括接受台北當代藝術館通知你特別活動或新產品的決定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