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韓芳為獨立藝術文化工作者與策展人,她關注當代生活的表徵,思索相關的生命經驗變化其來何自,並進行相關方向的假設與研究。核心興趣在於思索科技、文明及知識發展如何帶來人的重新定義及人與外在關係的重整,同時也思索技術作為一種社會基礎結構,將如何影響個人的感知經驗、主體性建構及未來的群體生活與社會想像。王韓芳曾獲補助駐地美國紐約Performa19雙年展臺灣館curatorial fellow,也曾以合作者角色(與張恩滿、鄒婷共同合作)參與documenta 15展出計畫「漂浮的蝸牛系統:入侵計畫」。近期策劃展覽包含:2021年「大象奏鳴曲:王雅慧個展」(台東美術館)、2019年「即溶生活:未來記憶的想像」(MoNTUE北師美術館)及2018年「離線瀏覽」第六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助理策展人(許家維、許峰瑞雙策展,鳳甲美術館)。
何采柔(b.1983,臺灣),加州大學國際關係學士,愛荷華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自 2010 年開始嘗試編導工作。無論是以繪畫、裝置或影像的方式創作,何采柔的作品總能以局部分解的動作、日常習慣的切片與豐富迷離的光影,呈現人與現實之間某種既親密又疏離的緊張關係。而這些獨特而強烈的創作一方面包圍著觀眾,卻又與其保持對峙的狀態,讓日常的片刻成為了一道風景或儀式。
科斯塔.托尼夫(b.1980,保加利亞)是工作並居住於奧地利維也納的視覺藝術家。他畢業於保加利亞索菲亞國立藝術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Art in Sofia),並取得奧地利維也納美術學院(Academy of Fine Arts in Vienna)碩士學位。托尼夫的創作不侷限於其原初的繪畫背景,他發展出以文本為基礎,具表演性(performative),且結合攝影、錄像、裝置及聲音等媒材的創作。他探索藝術式研究的領域,並對語言及敘事方法有高度興趣。在他的作品中,他所建構的敘事多涉及音樂、電影、思想論述和流行文化,運用現實生活經驗或虛構的第二自我(alter ego),以幽默、戲謔的方式探討歷史及政治的相關議題,並藉此延伸出第一人稱觀點的當下考古。
埃里卡.貝克曼(b.1951,紐約)是圖像世代(Pictures Generation)的關鍵藝術家之一。他的作品探索了在大眾傳播的年代,個人自我意象的塑造如何受到外部意見影響。他的影像和裝置常藉由顏色、聲音及動作去檢視文化符號及主體性,並特別聚焦於勞動、娛樂及性別議題。自1970年代中期以來,在電影、錄像、裝置和攝影創作中,貝克曼打造了一種標誌性的視覺語彙。他的影像趣味詼諧並帶有批判性,取藉各種遊戲與童話故事的結構與運作機制,融合創造出外於現存的運行規則,同時也觸及他者與身分、權力與控制等深刻的問題探討。
張允菡(b.1985,臺灣)大學及研究所主修雕塑,習慣移動,容易分心,經常被不重要的小事吸引,認為幽默是重要的事情。她的作品多源於對身處環境的觀察與思考,喜歡在不同環境的變動中保持靈活,探尋事物被建構、理解的各種方式。透過觀察社會集體的各種樣貌,並運用創作轉換成為不同媒材與形式的呈現,希望在個人觀點與他人的共感經驗間找到微妙的平衡。近期創作多從文字開始發展,但於正式展覽前都不確定最後的會是什麼。
張紋瑄(b.1991,臺灣)的藝術實踐透過重讀、重寫及虛構出另類方案,來質問機構化歷史的敘事結構,並同時暴露出潛藏在歷史敘事中,不同權力之間的角力關係,而此暴露結構的手段,也正是一種重新處理個人故事及歷史書寫之間的關係及能動性的方式。藉由不同的媒介──包含裝置、錄像及講述──的使用,他經常用與原件有誤差的檔案以及第一人稱敘事,讓觀者得以反思歷史如何影響了當下的形塑與未來的推進。自2018年起開啟〈書寫公廠 Writing FACTory〉長期計畫。
琳賽.席爾工作於倫敦,居住於謝佩島(Isle of Sheppey)。席爾以其行為表演、錄像裝置及他以自己身體做為攝影機所創作的許多影像作品為人所知。席爾的創作以各種省略性的敘事方法(elliptical narratives)探索複雜的概念和情境,因為在他的想法中,各種行動將會誘發連續變化的諸多關聯事件與巧合,而這將導致一種複雜且糾纏的狀態。席爾的研究關注意識本質,並深受哲學家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及神經科學家克里斯.弗里斯(Chris Frith)和阿尼爾.賽斯(Anil Seth)的影響。藝術家本人被診斷有自閉症及神經多樣性的特質,而這也反映在其具大量重複性和複雜性的作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