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婭:基因、演算、智能設計與自動機_幻我;它境

2022 / 02 / 12 Sat.

2022 / 04 / 24 Sun.

10:00 - 18:00

  • 策展人

    沈伯丞

展覽介紹

策展人 沈伯丞



蓋婭,希臘神話中的大地之母,諸神與生命一切皆從她開始。從某個角度上看,神話與未來學,其實存在著相同的想像性質,其真正的差異在於「時間」的指向上,神話持續地將關於生命與萬物的「答案」或「詮釋」,安置在長久的過往中,那真實世界永遠無法企及的遠古中;與此同時為科幻與未來學,則將「答案」投射至尚未抵達的未來中。而二者對於關於生命創造與演變的「詮釋」在時間上的差異,源自於「科技」及「科學」詮釋系統的演變,或者更為精確地說,神話與未來學的差異,存在於演算、推論邏輯系統完成與否。

恰是「科技」與「科學」系統的誕生,科幻與未來學,逐漸地取代了古典的神話詮釋,成為了現代以來的新神話典範。也因此一個探討科技技術與未來生命狀態的展覽,事實上恰是一場與古典神話的對話乃至於昭示典範轉移後的世界。展覽將Gaia重新建立在基因工程、演算法、智能設計與自動機(機器工學)之上,藉以投射出「科技」做為新「創世」的母體狀態。

副標題「幻我」意指人類科技發展中所投射出的「人類中心主義」的思想視角。要言之,科技技術實際上反映了,人類如何自我想像的歷程,並且整個科技史也勾勒出了人類如何依據特定的人類能力想像,持續通過技術進行靠近的發展過程。也因此,科技發展中過程存在著一種人類對於自我形象的觀點及想像。值得注意的是,每一個科技「幻我」的實現,未必能真正的引領人類更進一步的促使人類接近生命與自我本體,毋寧更像是每一個世代的科技「幻我」構成了人類自我詮釋與想像的基礎。從精密的齒輪到奈米級的基因與積體電路,科技「幻我」持續地改變著人類對於自身的理解與想像。而藝術與藝術家恰是知見「幻我」裡那真實與想像的交界與轉變。

另一個副標題「它境」,則著眼於人類長久以來對於「烏托邦」(Utopia)、樂園(Paradise)以及理想國(Res Publica)此一亘古的想望與塑造。無論是《聖經》裡的伊甸園、迦南地,希臘神話裡的亞特蘭提斯,乃至於陶淵明的桃花源;佛典中的極樂世界甚或美洲傳說裡的黃金國,「它境」始終存在著人類對於無垢完美世界的渴望。然而,這些想像中的理想世界,全是人類難以企及的「它境」,那永遠處於時間過去式的完美「它境」,構成了它必然的完美與不可企及。從哲學思想史的角度上看,哲學家對於「它境」的詮釋一定程度地標誌了現代和古典哲學思想的時代分野。1626年哲學家法蘭西斯.培根的著作《新亞特蘭提斯》(New Atlantis )將烏托邦想像的「它境」從純然想像的神話與難以企及的過往,轉向一個可以通過科學與技術而構成的美麗新世界。培根一方面將傳統中存在於遠古時代的理想世界指向了「未來」,另一方面培根也將古典那只能接受神賜的世界,轉換成人類通過科技與科學的發展,可以達致的未來。也因此,從某個角度上看,當代一定程度上乃是培根其「未來世界想像」的實現。如果說,科技及科學轉化了古典的生命定義與面貌,那麼與此同時科技及科學也同時持續地塑造了一個建立於技術知識所構成的「理想世界」,儘管這個科學、科技的「桃花源」在歷史上,持續地因為對於科學與科技的濫用與誤信,而形成各種未曾想像及失控的問題。然而,可以確信的是,培根其嘗試依據科學、科技建構「烏托邦」的思想,儘管在各種新技術知識與科技道德危機的出現,而產生了種種轉變,然而卻依舊構成了人類對於追尋完美「它境」的主要方針與指南。

於是神話裡的「蓋婭」成為了通過基因工程、演算法、智能設計與自動機等科技構成的複雜網絡系統。而其中顯現著人類對於自身想像的「幻我」以及伴隨與此而構成的理想「它境」。展覽「蓋婭:基因、演算、智能設計與自動機_幻我;它境」,嘗試通過藝術家的創作,邀請觀者深刻地去凝視與思考「當代世界」這個特化版的培根式「美麗新世界」。

MORE

LESS

藝術家介紹

Ralf Baecker 勞夫.貝克爾
Craig P. Burrows 克雷格.布洛斯
鄭先喻
Juan Zamora 胡安.薩摩拉
Paul Vanouse 保羅.汎諾斯
Amy Karle 艾美.卡爾
陳乂
于軒
吳梓寧
黃裕雄
黃贊倫
王新仁(阿亂)
黃新
Matt DesLauriers 麥特.德洛里耶

勞夫.貝克爾(b.1977,德國杜賽爾多夫)是一位在藝術、科學和技術的交匯處進行創作的藝術家。他透過裝置、自動機和表演,探索新媒體和技術的基礎機制,提出有關數位、技術和複雜系統及其與社會政治領域糾葛的基本問題。他的創作計畫試圖激發對機械、人造和真實的新想像。其創作是一種激進的工程形式,藝術家藉由對新素材的理解,將傳統上嚴謹的機器思維與另類的技術觀點,以及利用來自組織原理的新材料進行連結。2016 年以來,他一直在布萊梅藝術大學任教,擔任數位媒體領域的新技術實驗設計教授。

克雷格.布洛斯是一名居住在南加州的攝影師,於2010 年開始對自然界特別是昆蟲和植物的細節進行攝影創作。他透過改變光的媒介探索世界,此亦成為其創作核心。自2014 年以來,藝術家一直從事 UVIVF攝影。基於對拍攝對象的渴望使他同時也成為一名園藝家,他的園藝收藏中有100多種蘭花及其他植物。另外對科學的興趣,促使他希望更多人能了解他的照片主題,並意識到這些生命所存在的生態系統,從而關注整個自然世界。藝術家攝影的目標之一是,希望看到照片的人會對我們周圍的自然世界產生更多的興趣和參與感。在未來,他希望與更多的自然與環境保護組織合作,記錄其拯救瀕危物種的努力。

鄭先喻(b.1984,臺灣高雄)的創作多以電子裝置、軟體、生物電子實驗裝置為主,探討人類行為、情感、軟體與機械之間的關係,試圖以詼諧的方式賦予作品某種生命象徵或存在意義,藉此隱喻自身對於環境的體驗與觀察。

胡安.薩摩拉(b.1982,西班牙馬德里)透過生態學的視角在視覺藝術、音樂、科學、教育和社會實踐的跨學科空間進行創作。作為一名藝術家,他使用自然材料、現象和形式的方式使他能夠將新的詩意、象徵和意義附加到物質的過程中,以土地本身做為藝術、生活和知識的重要來源。其主要目標是經由冒險和迎接挑戰,提出重新思索人類與自然關係的新方法;在作品形式和內容上提出創造性的建議,一種替代的、象徵性的和實用的與環境合作的方式。

保羅.汎諾斯是一位從事新興媒體形式的藝術家。他的藝術實踐交融著熱情洋溢的業餘精神以及激進的跨學科嘗試。自1990年代初以來,汎諾斯的作品以科學技術為創作媒介,提出了各種因應新技術科學而產生出的複雜問題。其作品包括:檢查民意調查和分類後果的數據收集設備,破壞種族和身分的科學建構之基因實驗,以及嘲諷性的批評制度化和公司化的臨時組織。這些「虛構操作」的作品乃是真實的事物和幻想的表現之混合實體,旨在回應當代充斥著電子媒體超真實的環境領域樣貌。

艾美.卡爾(b. 1980,美國)為享譽國際的藝術家,其融合數位、身體及生物系統的創作,是為某種推測性未來的實體展現。她運用以身體為路徑的探索方式和科技技術,創作出檢視生命之物質和精神面向的藝術。其創作計畫探測人類在快速增生的科技之中可能生成的樣貌,以及在介入之下可能對未來產生的改變。

陳乂在跨領域的藝術實踐中,透過現實與虛擬意識的觀察比對,探討存在、意識、慾望、數據、環境、政治、經濟與社會等議題。慣以造景的手法,重組概念、媒材、議題與現地脈絡,並以此為基礎置入個人哲學的辯證與藝術語彙。2010年與友成立藝術團體豪華朗機工,以混種跨界為核心概念,取材多元,討論奇觀社會中的人性思維,在極度科技與極度人文的兩端中取得和諧,作品跨界戲劇、電影、舞蹈、建築、音樂與社會行為。

于軒(b.1984,臺灣臺北)自2003年創作開始,即對生活中殘缺的風景特別關注,這些附載時間語境的舊化之物,無論其凋零、鏽蝕或壞損皆泛著潤物細無聲的侘寂美感,于軒嘗試透過他個人的美感經驗,藉由藝術創作的形式重新賦予它們有意義地表述,表達出殘缺的美感,而非消逝的本意,試圖在觀看之中經驗永恆。

吳梓寧(b.1978,臺灣高雄)長期關注科技與身體議題的當代藝術創作及策展。其個人創作從早年帶有劇場性格與文學詩性的複合媒材空間裝置,到近年來結合新媒體數位影音投映的互動與表演等,皆擅於透過展場佈局來進行作者、作品與觀者間的場面調度,並對生活與社會中的種種問題與關係,提出觀念性的作品提問。

黃裕雄(臺灣臺北)為新媒體藝術教育工作者、藝術家。專注於融合互動科技與新媒體藝術之間的跨學科研究,包含文化歷史透過科技媒體轉譯、互動科技與虛擬世界的連結等。近年創作專注於媒體科技與人文藝術間的衝突與矛盾,透過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程式語言、感測器等詮釋人類與媒體科技之間的關係。

黃贊倫(b.1979,臺灣宜蘭)長期觀察科技文明對於社會的影響,創作擅長以機械、裝置、雕塑與繪畫等多種元素,探討新媒體與人性之間的微妙發展與關係,聚焦於透過生物與機械合體∕混種的議題,展開自我認知與外在環境的多重辯證。

王新仁為臺灣首位登上NFT藝術殿堂Art Blocks的藝術家,其專長是多媒體影像設計以及互動程式撰寫,擅以程序化鏈結的聲音與影像為其創作特色。2010 年後並積極投入OpenLab Taipei自由軟體的推廣,致力透過開放性原始碼自由的特性,促進大眾認識數位藝術的可親性,以及對音像藝術沉浸感知的體驗。

黃新(b.1988,臺灣臺北)數位世界的定居者,加密世界的新移民。
2014開始接觸互動新媒體,2017年開始進行AR研究並創作一系列的AR作品,曾獲多次Facebook AR官方競賽獎項。2021年踏入加密世界,開發了一個App、發行了數個作品、並有千餘個NFT收藏。

麥特.德洛里耶(加拿大)現居英國倫敦,其創作以嬉遊式的符碼探索為創作媒材,經常受自然浮現、生成和運算式的過程所驅動。德洛里耶的作品著重於運算:他運用許多參數集合和指令,當這些參數和指令執行時,會產生出獨特的藝術作品。這個過程經常涉及靈感源於自然的生成過程,例如:模仿、細胞生長和其他自主系統。其創作透露出一種明確的合作關係,但並非是藝術家與機器的合作,而是他所建構的演算法和其中可能的參數空間。當德洛里耶以其演算法向某種抽象的目標推進,他同時也讓演算法帶領自己朝向無法預期的結果。對他來說,這就像試著馴服並模塑無限的邊界,將廣闊的多維度機率集合,壓縮成一件美麗和具體的人造物。

作品介紹

《網路的自然史/軟機械》
「UVIVF 植物攝影」系列
《生命遊戲》
《氣態文化》
《移植》
《樹棲》
《美國計畫》
《內在集成》
MORE

教育活動

活動名稱

活動地點

活動時間

  • 當代館主展區

    2022/03/06 Sun.

    14:00 - 15:30

  • 當代館一樓活動大廳

    2022/03/12 Sat.

    14:00 - 16:00

  • 當代館一樓活動大廳

    2022/03/19 Sat.

    14:00 - 16:00

  • 當代館主展區

    2022/03/20 Sun.

    14:00 - 15:30

  • 當代館主展區

    2022/04/17 Sun.

    14:00 - 15:30

兒童學習單

「蓋婭:基因、演算、智能設計與自動機_幻我;它境」學習單正面

「蓋婭:基因、演算、智能設計與自動機_幻我;它境」學習單反面

CLOSE

CLOSE

Notice 著作權&隱私權相關政策
關於當代藝術館需要注意的相關法規

著作權聲明

台北當代藝術館尊重他人著作權,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條款亦明定,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不得侵害他人之著作權,因此,台北當代藝術館呼籲使用者同樣尊重他人之著作權。如果您認為台北當代藝術館網站中之任何網頁內容或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已侵害您的著作權,建議您利用本處理辦法提出檢舉,台北當代藝術館客服中心將儘速為您處理:

  • 權利人檢舉著作權侵權處理辦法

    若台北當代藝術館網站中之任何網頁內容或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已侵害您的著作權,請您填寫:「 著作權侵權通知書」,且依該通知書所載提供下列資料及聲明,並以傳真的方式通知台北當代藝術館:
    1、著作權人之簽名、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之簽名、相關權利證明文件及著作權之內容,例如:已發行書籍之封面及相關頁面、發表於網路中之網頁內容列印紙本及其網址。
    2、侵害著作權之內容所在的網頁及網址。
    3、您的聯絡地址、電話等資料。
    4、書面聲明您確信該網頁內容的使用行為是未經過著作權人、其代理人或法律的授權。
    5、書面聲明您於通知書所載相關資料均為真實,且您是著作權人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而為上開聲明。

  • 台北當代藝術館處理原則

    若台北當代藝術館網站中之任何網頁內容或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已侵害您的著作權,請您填寫:「 著作權侵權通知書」,且依該通知書所載提供下列資料及聲明,並以傳真的方式通知台北當代藝術館:
    1、著作權人之簽名、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之簽名、相關權利證明文件及著作權之內容,例如:已發行書籍之封面及相關頁面、發表於網路中之網頁內容列印紙本及其網址。
    2、侵害著作權之內容所在的網頁及網址。
    3、您的聯絡地址、電話等資料。
    4、書面聲明您確信該網頁內容的使用行為是未經過著作權人、其代理人或法律的授權。
    5、書面聲明您於通知書所載相關資料均為真實,且您是著作權人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而為上開聲明。

隱私權保護政策

台北當代藝術館非常重視用戶的隱私權,因此制訂了隱私權保護政策。請你細讀以下有關隱私權保護政策的內容。

隱私權保護政策的適用範圍

1、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包括台北當代藝術館如何處理在用戶使用網站服務時收集到的身份識別資料,也包括台北當代藝術館如何處理在商業伙伴與台北當代藝術館合作時分享的任何身份識別資料。
2、隱私權保護政策不適用於台北當代藝術館以外的公司,也不適用於非台北當代藝術館所僱用或管理的人員。
3、台北當代藝術館在你註冊台北當代藝術館帳號、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的產品或服務、瀏覽台北當代藝術館網頁、參加宣傳活動或贈獎遊戲時,台北當代藝術館會收集你的個人識別資料。台北當代藝術館也可以從商業夥伴處取得個人資料。
4、當你在台北當代藝術館註冊時,我們會問及你的姓名、電子郵件地址、出生日期、性別、職位、行業及個人興趣等資料。你在台北當代藝術館註冊成功,並登入使用我們的服務後,我們就會認識你。
5、台北當代藝術館也自動接收並紀錄你瀏覽器上的伺服器數值,包括互聯網協定位址 (IP Address) 、台北當代藝術館cookie中的資料及你要求取用的網頁紀錄。
6、台北當代藝術館會使用資料作以下用途:改進為你提供的廣告及網頁內容、完成你對某項產品的要求及通知你特別活動或新產品。
7、台北當代藝術館不會向任何人出售或出借你的個人識別資料。
8、在以下的情況下,台北當代藝術館會向政府機關、其他人士或公司提供你的個人識別資料:與其他人士或公司共用資料前取得你的同意。
9、需要與其他人士或公司共用你的資料,才能夠提供你要求的產品或服務。
10、向代表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服務或產品的公司提供資料,以便向你提供產品或服務 (若我們沒有事先通知你,這些公司均無權使用我們提供的個人資料,作提供產品或服務以外的其他用途)。
11、應遵守法令或政府機關的要求。
12、我們發覺你在網站上的行為違反 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條款或產品、服務的特定使用指南。
13、其他依「個人資料保護法」或政府法令應公開之資料。
14、為了保護使用者個人隱私, 我們無法為您查詢其他使用者的帳號資料,請您見諒!若您有相關法律上問題需查閱他人資料時,請務必向警政單位提出告訴,我們將全力配合警政單位調查並提供所有相關資料,以協助調查及破案!
15、 台北當代藝術館會到你的電腦設定並取用台北當代藝術館cookie。
16、台北當代藝術館容許在我們網頁上擺放廣告的廠商到你的電腦設定並取用cookie。其他公司將根據其自訂的隱私權保護政策,而並非本政策使用其cookie。其他廣告商或公司不能提取台北當代藝術館的cookie。
17、當台北當代藝術館進行與其產品及服務有關的工作時,會使用 web beacons 進入我們的網站網絡,提取cookie使用。
18、台北當代藝術館賦予你在任何時候修改個人台北當代藝術館帳號資料及偏好設定的權力,包括接受台北當代藝術館通知你特別活動或新產品的決定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