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花開四十】台北市文化基金會四十年回眸與展望

Nov

20

2025

文基會友館活動

alt

文化,是一座城市最柔軟也最堅定的力量。台北市文化基金會(下稱文基會)自1985年成立以來,已走過四十載歲月,從策劃節慶活動、經營館所,到推動文化永續,文基會以多元行動書寫城市的記憶,用文化訴說屬於臺北的故事。

文化進入日常:由市民當主角
1985年以前的臺北,「文化」多半仍屬於少數人的殿堂,是遠觀而不可及的典禮。然而隨著時代前進,文化政策也逐漸從「政府主導」轉向「民間共創」,文化開始走進街頭巷弄與市民的日常。
民主化浪潮讓臺北重新審視自身的樣貌,在這段轉變的過程中,文基會應運而生,並成為連結市府和民間的重要橋樑。透過辦理多元的節慶展演活動,文化不再侷限於被觀賞,而是市民共同參與、一起創造的生活現場。也正是在這樣的氛圍中,文基會推出了第一屆臺北藝術節、台北電影節與臺北文學獎,這些從無到有的文化品牌,不只記錄藝術的成長,更展現出這座城市的自信與意志。

轉型與再生:文化治理的穩健力量
2007年,文基會的運作機制迎來調整與再造,在歷經了8年由民間主導的時期之後,重新回歸臺北市政府的體系內運作並接受議會的監督,成為文化政策與實踐的重要紐帶,也是城市文化治理成熟的標誌。從此,文基會不僅主辦節慶活動、接掌多個藝文場館,更輔導藝文及影視創作、扶植文創產業、培養人才,以及參與政策協作。
在這樣的角色轉變中,文基會彈性的運作機制發揮了關鍵作用。轉型初期即臨危受命,接管臺北小巨蛋,協助場館營運度過危機,重新步上正軌,成為城市文化治理中可靠的「救援隊」。隨後,更展現開創與扶育的能量,設立國內外劇組在臺北拍片的單一協拍服務窗口「台北市電影委員會」,成立臺北市第一所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TMS),首創眷村業務專責單位「眷村部」,並成為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成功孵化的重要推手,為城市文化的發展奠定了深厚基礎。

越在地越國際:臺北以文化為語言,走上國際舞台
藉由持續深耕在地社區與文化,文基會逐步建立起與地方互相扶持、共榮共生的合作模式。在新北投車站、北投溫泉博物館、梅庭、西門紅樓,以及剝皮寮歷史街區等場館的努力下,積極與社區互動、共同策劃各類活動,展現在地文化的獨特風貌,也成為各國遊客認識臺北文化的重要窗口。
同時,文基會也帶領創作者走向國際舞台,參與世界各地的影展與展會,並媒合藝術家來臺駐村交流、策展,將臺北的創意與精神傳遞給世界。這些跨國文化交流不僅激發多元創意,也讓不同文化互相碰撞、互相理解,讓更多人看見臺北獨特的文化魅力與活力。

文化永續:從四十年到下一個四十年
走過四十年的時光,文基會一路陪伴著臺北市的文化成長,角色也變得更加多元。不僅是城市文化穩定的後盾,守護著育成資源不在制度轉換中流失,更長期投入產業輔導與人才培育,與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攜手並進,共同推動城市文化生態的茁壯發展,並逐步串連出一條完整的文化產業推動鏈。
一路走來,文基會凝聚了無數人的努力與熱情,讓文化能真正走進生活,也讓創意持續延伸、發光發熱。未來,文基會將持續以溫度與行動陪伴文化成長,讓每一份創意、每一段故事,都能在這座城市中被看見、被珍惜。

歡慶四十週年,優惠活動熱烈展開
即日起至今年年底,文基會將陸續推出各種優惠與活動,與市民朋友一同歡慶四十週年,想知道最新消息,別忘了關注文基會官網及臉書粉絲專頁,快來一起同樂吧!


【文基會小檔案】
1985年成立,為市府捐助設立的非營利機構。目前經營管理藝文館所包括:松山文創園區、西門紅樓、臺北市電影主題公園、剝皮寮歷史街區、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偶戲館、寶藏巖國際藝術村、蟾蜍山煥民新村、嘉禾新村、新北投車站、北投中心新村、北投梅庭、北投溫泉博物館,並策辦台北電影節,及設置台北市電影委員會、臺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TMS)。

TOP

RECOMMEND

推薦閱讀

CLOSE

Notice 著作權&隱私權相關政策
關於當代藝術館需要注意的相關法規

著作權聲明

台北當代藝術館尊重他人著作權,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條款亦明定,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不得侵害他人之著作權,因此,台北當代藝術館呼籲使用者同樣尊重他人之著作權。如果您認為台北當代藝術館網站中之任何網頁內容或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已侵害您的著作權,建議您利用本處理辦法提出檢舉,台北當代藝術館客服中心將儘速為您處理:

  • 權利人檢舉著作權侵權處理辦法

    若台北當代藝術館網站中之任何網頁內容或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已侵害您的著作權,請您填寫:「 著作權侵權通知書」,且依該通知書所載提供下列資料及聲明,並以傳真的方式通知台北當代藝術館:
    1、著作權人之簽名、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之簽名、相關權利證明文件及著作權之內容,例如:已發行書籍之封面及相關頁面、發表於網路中之網頁內容列印紙本及其網址。
    2、侵害著作權之內容所在的網頁及網址。
    3、您的聯絡地址、電話等資料。
    4、書面聲明您確信該網頁內容的使用行為是未經過著作權人、其代理人或法律的授權。
    5、書面聲明您於通知書所載相關資料均為真實,且您是著作權人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而為上開聲明。

  • 台北當代藝術館處理原則

    若台北當代藝術館網站中之任何網頁內容或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已侵害您的著作權,請您填寫:「 著作權侵權通知書」,且依該通知書所載提供下列資料及聲明,並以傳真的方式通知台北當代藝術館:
    1、著作權人之簽名、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之簽名、相關權利證明文件及著作權之內容,例如:已發行書籍之封面及相關頁面、發表於網路中之網頁內容列印紙本及其網址。
    2、侵害著作權之內容所在的網頁及網址。
    3、您的聯絡地址、電話等資料。
    4、書面聲明您確信該網頁內容的使用行為是未經過著作權人、其代理人或法律的授權。
    5、書面聲明您於通知書所載相關資料均為真實,且您是著作權人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而為上開聲明。

隱私權保護政策

台北當代藝術館非常重視用戶的隱私權,因此制訂了隱私權保護政策。請你細讀以下有關隱私權保護政策的內容。

隱私權保護政策的適用範圍

1、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包括台北當代藝術館如何處理在用戶使用網站服務時收集到的身份識別資料,也包括台北當代藝術館如何處理在商業伙伴與台北當代藝術館合作時分享的任何身份識別資料。
2、隱私權保護政策不適用於台北當代藝術館以外的公司,也不適用於非台北當代藝術館所僱用或管理的人員。
3、台北當代藝術館在你註冊台北當代藝術館帳號、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的產品或服務、瀏覽台北當代藝術館網頁、參加宣傳活動或贈獎遊戲時,台北當代藝術館會收集你的個人識別資料。台北當代藝術館也可以從商業夥伴處取得個人資料。
4、當你在台北當代藝術館註冊時,我們會問及你的姓名、電子郵件地址、出生日期、性別、職位、行業及個人興趣等資料。你在台北當代藝術館註冊成功,並登入使用我們的服務後,我們就會認識你。
5、台北當代藝術館也自動接收並紀錄你瀏覽器上的伺服器數值,包括互聯網協定位址 (IP Address) 、台北當代藝術館cookie中的資料及你要求取用的網頁紀錄。
6、台北當代藝術館會使用資料作以下用途:改進為你提供的廣告及網頁內容、完成你對某項產品的要求及通知你特別活動或新產品。
7、台北當代藝術館不會向任何人出售或出借你的個人識別資料。
8、在以下的情況下,台北當代藝術館會向政府機關、其他人士或公司提供你的個人識別資料:與其他人士或公司共用資料前取得你的同意。
9、需要與其他人士或公司共用你的資料,才能夠提供你要求的產品或服務。
10、向代表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服務或產品的公司提供資料,以便向你提供產品或服務 (若我們沒有事先通知你,這些公司均無權使用我們提供的個人資料,作提供產品或服務以外的其他用途)。
11、應遵守法令或政府機關的要求。
12、我們發覺你在網站上的行為違反 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條款或產品、服務的特定使用指南。
13、其他依「個人資料保護法」或政府法令應公開之資料。
14、為了保護使用者個人隱私, 我們無法為您查詢其他使用者的帳號資料,請您見諒!若您有相關法律上問題需查閱他人資料時,請務必向警政單位提出告訴,我們將全力配合警政單位調查並提供所有相關資料,以協助調查及破案!
15、 台北當代藝術館會到你的電腦設定並取用台北當代藝術館cookie。
16、台北當代藝術館容許在我們網頁上擺放廣告的廠商到你的電腦設定並取用cookie。其他公司將根據其自訂的隱私權保護政策,而並非本政策使用其cookie。其他廣告商或公司不能提取台北當代藝術館的cookie。
17、當台北當代藝術館進行與其產品及服務有關的工作時,會使用 web beacons 進入我們的網站網絡,提取cookie使用。
18、台北當代藝術館賦予你在任何時候修改個人台北當代藝術館帳號資料及偏好設定的權力,包括接受台北當代藝術館通知你特別活動或新產品的決定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