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幕式】仍在開始中:瘟疫的慢性處方閉幕聚談

主持人|劉仁凱/「瘟疫的慢性處方」策展人

2019 / 12 / 01 Sun.

13:00 - 18:00

  • 13:00-13:25 詩作演出

    《骨肉兄弟》

  • 演出者

    布拉德.沃爾隆德
    Brad Walrond

  • 地點

    當代館一樓活動大廳

  • 13:30-14:30 座談

    性、權利、身體政治以及有罪的可能

  • 講者

    張正學/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前秘書長、社團法人台灣冤獄平反協會社工員
    黃道明/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專任教授
    鄭淑麗/「瘟疫的慢性處方」參展藝術家

  • 地點

    當代館一樓活動大廳

  • 14:35-16:05 錄像作品放映暨映後座談

    《一切仍在開始中》|視覺愛滋Visual AIDS

  • 講者

    鄭淑麗、布拉德.沃爾隆德Brad Walrond

  • 地點

    當代館一樓活動大廳

  • 16:10-17:10 綜合論壇

    運動機構化的前世與今生,如果窮盡了自己,我們就能戰勝「瘟疫」了嗎?

  • 講者

    陳威圻/社團法人臺灣感染誌協會秘書長
    杜思誠/社團法人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政策推廣部主任
    陳政隆/社團法人台灣露德協會直接服務組社工員
    林宜慧/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秘書長
    顧文瑋/社團法人台灣新滋識同盟理事長

  • 地點

    當代館一樓活動大廳

  • 17:17-18:00 演出

    《等死(旦夕)》

  • 演出者

    林季鋼跟他的朋友們

  • 地點

    當代館戶外廣場

  • 辦法

    本活動免費參加,12:40PM開放入場,
    現場座位有限,請提早入場。

  • 備註

    13:30-14:30座談和14:35-16:05錄像作品放映暨映後座談,入場者須年滿18歲。

活動介紹

一切仍在開始中。

台北當代藝術館、臺灣感染誌協會與視覺愛滋(Visual AIDS)聯合舉辦「仍在開始中:瘟疫的慢性處方閉幕聚談」。活動當日將與國內外藝術家、非政府組織共同呈獻詩作發表、錄像作品放映、論壇、劇場演出等系列展演,旨在世界愛滋日(12月01日)重啟有關愛滋病病毒(HIV)相關之隱喻污名、疫情、跨文化狀態、性別認同、身體政治、法律、刑罰、運動與政策等…多項議題,使「瘟疫的慢性處方」策展實驗於對話、致敬、哀悼與歡慶中落幕。
【出席者介紹】(依展演順序)

●主持人/劉仁凱(「瘟疫的慢性處方」策展人)
視覺藝術家與獨立策展人,創作與研究反映其在日常所觀察到的信仰狀態,他學習特定物件之於研究主題/對象的意義及符碼,以將其轉為作品裡的視覺符號敘事,帶出宗教信仰、傳染疾病、集體價值觀等人類社會議題之討論。在他所執行的計畫中,他慣於採取催化者的角度創作,並透過深度訪談及協同創作方式與研究對象建立連結。

●布拉德.沃爾隆德與《骨肉兄弟》(Brad Walrond and Blood Brothers
身兼詩人、作家、複合媒材表演藝術家和社運人士,在1990年代紐約布魯克林的黑人藝術運動中站在最前線執筆發聲,作品主要探索種族、慾望、身分認同、信仰實踐和科學的複雜關係,關注人類意識的發展;《骨肉兄弟》是一件跨領域作品,探索語言、論述、汙名和公共衛生的連結,藝術家認為深度的聆聽、新聞、報導、敘事、療癒圈和表演都是他的藝術實踐。跨領域的詩歌敘事結合臺灣 HIV/AIDS 社會運動者的書面和數位訪談資料,以及臺灣當地疫情。語言是人類編譯及傳遞資訊的媒介,與HIV/AIDS有關的論述參雜各種資訊、誤解和汙名,代表文化與人類面對這種全球流行疾病的經驗。

●張正學
高中時因同志身分認同而開始接觸愛滋,進入愛滋領域工作達十年之久。入監提供愛滋收容人愛滋與減害教育、參與清潔針具交換站設立,並在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擔任社工期間,將工作方向著重於培力愛滋感染者。以實際申訴、陳情等行動,協助受侵權者爭取自身權益,他也致力進入醫療院所、校園、社區與不同社群對話,最終希望愛滋感染者的多元樣貌、社會處境被看見;喜歡從事人權倡議工作,現關注冤案救援,希能對無辜者社會復歸作出貢獻。

●黃道明
中央大學英文系教授、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成員。著有"Queer Politics and Sexual Modernity in Taiwan"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1),其中譯版《酷兒政治與台灣現代「性」》(2012)由遠流出版社出版。長年從事愛滋文化研究,編有《愛滋治理與在地行動》(2012)、《愛滋防治、法律與愉悅的政治》(2014)、《當慾望碰上公衛:愛滋防治的解放政治》(2016)(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叢書)。目前從事田啟元劇場及左翼酷兒的文化研究。

●鄭淑麗
旅法的台裔美籍多媒體藝術家,為當代十分具有影響性的重量級藝術先鋒。創作橫跨各類型,媒材多元,以錄像、裝置藝術、網路空間、電影、表演藝術為實驗媒介,更以前衛大膽科幻聞名,作品曾在古根漢博物館、紐約當代藝術館、威尼斯雙年展、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柏林影展等具指標性場域放映及展出,其網路作品更成為網路藝術中首批進入博物館永久收藏的作品之一。作品核心思維觸及族裔刻板印象、性/身體政治、流行媒介的本質及溢出、建制化的權力、數位資訊時代科技對人類生活意識影響的思考。


●視覺愛滋與「一天(無)藝術(Visual AIDS and Day With(out) Art)」
視覺愛滋是一個據點在紐約的非營利組織,通過藝術對抗愛滋。策略包括引起大眾對話、支助HIV陽性藝術家,並且保存社會運動留給下一代的遺產、以持續對抗愛滋。1989年,視覺愛滋發起了首次「一天無藝術」計畫,在哀悼的同時呼籲藝術界以行動回應愛滋危機。在「一天(無)藝術」的三十週年,全球將有超過百所機構共同播映《仍在開始中》,正視所有藝術家、運動者、和文化工作者們不可或缺的勞動,並強調他們在愛滋運動裡從未遺忘疫情還持續發生中。今年度「一天無藝術」共帶來七件錄像新作,包含藝術家珊蒂 • 阿瓦甘(Shanti Avirgan)、阮丹宏(Nguyen Tan Hoang)、卡爾 • 喬治(Carl George)、維娃 • 瑞茲(Viva Ruiz)、伊曼 • 謝靈頓(Iman Shervington)、傑克 • 沃特/維克多F.M. 托勒斯(Jack Waters/Victor F.M. Torres),以及德里克 • 伍茲莫羅(Derrick Woods-Morrow)的作品。七支作品的主題從紐奧良的去污名化運動涵蓋到芝加哥的野砲文化,特別關注愛滋運動中的先驅以及跨世代的交流。而為了響應格雷格・博爾德威茨(Gregg Bordowitz)的提醒:「愛滋危機仍在開始中」,今年的參展作品,亦一律抗拒著呈現出解答或終點的敘事方式,轉而顧及在HIV/AIDS中的迫切性,並嘗試重述這段文化歷史過去三十年來的共鳴。

●陳威圻(社團法人臺灣感染誌協會秘書長)
臺灣感染誌協會秘書長暨創始成員。自認是一名有愛滋的仙女,希望用更多元的了解,與更趨近於人心的對話,作為社會愛滋了解的仙力,讓更多的人因仙力作用,化作社會良善的動力。

●杜思誠(社團法人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政策推廣部主任)
綽號小杜,台大社會所畢業,現職是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政策推廣部主任,在機構負責男同志性健康與愛滋議題、國際事務參與,也關心同志友善醫療、同志親密關係與親密暴力、娛樂性藥物等議題。目前也是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和台灣男性協會的理事。

●陳政隆(社團法人台灣露德協會直接服務組社工員)
社團法人台灣露德協會社工,因為身邊的朋友是感染者,開始了解愛滋、投入目前的工作,這世界有許多框架跟侷限,希望能陪著大家一起對抗生活的困難,讓個人更有力量,也盼望這個社會能長出更多的空間去容納差異。

●林宜慧(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秘書長)
接觸到他人的苦難,不是因為自己偉大,而是他人的不得不。相信人都應該被平等對待,而民間組織(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 NGO)存在的目的,是希望達到目標的時間可以減少。從事愛滋工作多年,認為愛滋最邪惡的能力,是使一個人被視為一隻病毒;這個人不再是親切的朋友、專業的菁英、迷人的開心果,他只是一隻病毒,一隻帶著危險的病毒。

●顧文瑋(社團法人台灣新滋識同盟理事長)
人稱「PTT 甲板上的船醫」,於2008年自台灣大學醫學系畢業,在臺北榮民總醫院接受完整內科專科與感染科次專科的訓練。之後曾在臺北榮總新竹分院服務擔任內科部主治醫師,並兼任臺北榮總內科部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特約主治醫師,致力於愛滋病與性病的臨床服務與研究、推廣暴露前預防性投藥、以及促進同志社群健康與成癮藥物減害。目前任職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內科部感染科主治醫師,並擔任「台灣愛滋病學會」理事以及「社團法人台灣新滋識同盟」理事長一職。

●林季鋼與《等死(旦夕)》
摯愛是背光的我盛陽行;活著正向死去,此在往生。等是存有的能動,不為所動,無為是自身的言說顯示,讓語言得以在他者開展,讓意志延伸。
【活動須知】
1.活動期間如遇颱風等天災,依臺北市政府規定公告取消辦理,不另行通知。
2.本館保有所有活動變更之權利,活動因故無法如期舉行,本館將另行通知舉辦日期。

MORE

LESS

CLOSE

CLOSE

Notice 著作權&隱私權相關政策
關於當代藝術館需要注意的相關法規

著作權聲明

台北當代藝術館尊重他人著作權,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條款亦明定,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不得侵害他人之著作權,因此,台北當代藝術館呼籲使用者同樣尊重他人之著作權。如果您認為台北當代藝術館網站中之任何網頁內容或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已侵害您的著作權,建議您利用本處理辦法提出檢舉,台北當代藝術館客服中心將儘速為您處理:

  • 權利人檢舉著作權侵權處理辦法

    若台北當代藝術館網站中之任何網頁內容或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已侵害您的著作權,請您填寫:「 著作權侵權通知書」,且依該通知書所載提供下列資料及聲明,並以傳真的方式通知台北當代藝術館:
    1、著作權人之簽名、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之簽名、相關權利證明文件及著作權之內容,例如:已發行書籍之封面及相關頁面、發表於網路中之網頁內容列印紙本及其網址。
    2、侵害著作權之內容所在的網頁及網址。
    3、您的聯絡地址、電話等資料。
    4、書面聲明您確信該網頁內容的使用行為是未經過著作權人、其代理人或法律的授權。
    5、書面聲明您於通知書所載相關資料均為真實,且您是著作權人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而為上開聲明。

  • 台北當代藝術館處理原則

    若台北當代藝術館網站中之任何網頁內容或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已侵害您的著作權,請您填寫:「 著作權侵權通知書」,且依該通知書所載提供下列資料及聲明,並以傳真的方式通知台北當代藝術館:
    1、著作權人之簽名、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之簽名、相關權利證明文件及著作權之內容,例如:已發行書籍之封面及相關頁面、發表於網路中之網頁內容列印紙本及其網址。
    2、侵害著作權之內容所在的網頁及網址。
    3、您的聯絡地址、電話等資料。
    4、書面聲明您確信該網頁內容的使用行為是未經過著作權人、其代理人或法律的授權。
    5、書面聲明您於通知書所載相關資料均為真實,且您是著作權人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而為上開聲明。

隱私權保護政策

台北當代藝術館非常重視用戶的隱私權,因此制訂了隱私權保護政策。請你細讀以下有關隱私權保護政策的內容。

隱私權保護政策的適用範圍

1、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包括台北當代藝術館如何處理在用戶使用網站服務時收集到的身份識別資料,也包括台北當代藝術館如何處理在商業伙伴與台北當代藝術館合作時分享的任何身份識別資料。
2、隱私權保護政策不適用於台北當代藝術館以外的公司,也不適用於非台北當代藝術館所僱用或管理的人員。
3、台北當代藝術館在你註冊台北當代藝術館帳號、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的產品或服務、瀏覽台北當代藝術館網頁、參加宣傳活動或贈獎遊戲時,台北當代藝術館會收集你的個人識別資料。台北當代藝術館也可以從商業夥伴處取得個人資料。
4、當你在台北當代藝術館註冊時,我們會問及你的姓名、電子郵件地址、出生日期、性別、職位、行業及個人興趣等資料。你在台北當代藝術館註冊成功,並登入使用我們的服務後,我們就會認識你。
5、台北當代藝術館也自動接收並紀錄你瀏覽器上的伺服器數值,包括互聯網協定位址 (IP Address) 、台北當代藝術館cookie中的資料及你要求取用的網頁紀錄。
6、台北當代藝術館會使用資料作以下用途:改進為你提供的廣告及網頁內容、完成你對某項產品的要求及通知你特別活動或新產品。
7、台北當代藝術館不會向任何人出售或出借你的個人識別資料。
8、在以下的情況下,台北當代藝術館會向政府機關、其他人士或公司提供你的個人識別資料:與其他人士或公司共用資料前取得你的同意。
9、需要與其他人士或公司共用你的資料,才能夠提供你要求的產品或服務。
10、向代表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服務或產品的公司提供資料,以便向你提供產品或服務 (若我們沒有事先通知你,這些公司均無權使用我們提供的個人資料,作提供產品或服務以外的其他用途)。
11、應遵守法令或政府機關的要求。
12、我們發覺你在網站上的行為違反 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條款或產品、服務的特定使用指南。
13、其他依「個人資料保護法」或政府法令應公開之資料。
14、為了保護使用者個人隱私, 我們無法為您查詢其他使用者的帳號資料,請您見諒!若您有相關法律上問題需查閱他人資料時,請務必向警政單位提出告訴,我們將全力配合警政單位調查並提供所有相關資料,以協助調查及破案!
15、 台北當代藝術館會到你的電腦設定並取用台北當代藝術館cookie。
16、台北當代藝術館容許在我們網頁上擺放廣告的廠商到你的電腦設定並取用cookie。其他公司將根據其自訂的隱私權保護政策,而並非本政策使用其cookie。其他廣告商或公司不能提取台北當代藝術館的cookie。
17、當台北當代藝術館進行與其產品及服務有關的工作時,會使用 web beacons 進入我們的網站網絡,提取cookie使用。
18、台北當代藝術館賦予你在任何時候修改個人台北當代藝術館帳號資料及偏好設定的權力,包括接受台北當代藝術館通知你特別活動或新產品的決定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