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家榛
《將日常碎片譜成詩》為一小型策劃展,本計劃擬與兩位以繪畫為基底,各自已發展出互動演出/行為的韓國藝術家合作,意在拓展繪畫產生更多動態、雙向的交流與對話的可能性。但不論是作者談自身的創作或是從題材、筆觸、藝術史脈絡……等面向評論,從觀眾的角度來說都是單向、靜態的且被動的接收繪畫作品的訊息。因此,繪畫作品何以能透過藝術性展演與觀眾開展更多元的對話,是本計劃構思的初衷。除了展演與表達的更多可能性,本計劃另一個意圖是繪畫如何敘事當代生活場景與樣貌,兩位藝術家接透過凝視與觀察日常生活裡的「眾生相」,讓小人物的小故事堆疊出當代場景的敘事厚度。
鄭高友娜的繪畫作品多以日常生活一隅為題,諸如:洗車停車場、暗夜中微亮的窗台……等,畫風以寫實為主,筆觸多為平塗平刷技法,使用壓克力顏料的彩度多調和了黑灰或白,有股清淡的愁。相比畫作的個人視角或抒發,《即時畫像/Live Portraits》系列則是完全不同的創作風格,藝術家先邀請了願意與她一對一談話的對象,兩人相對而坐,攝影機攝錄參與者的臉並投影到牆面上。牆面上裝置一面透明壓克力片,藝術家放映並投影對話者的影片在牆面上,速寫他/她的臉龐線條,完成後再換上新的透明片,速寫另一位對話者的臉相,最後將所有繪有對話者的壓克力片組合成一件大型裝置。這件作品使用的色彩較為明亮,多是使用未經調色的壓克力原色,而繪製臉龐的繽紛線條層層疊疊,仿若開出一朵燦爛的花,層層綻放的敘事。
朴慶鍾的繪畫作品有不同的系列,有將繪製過程轉成動畫的系列作品,也有繪畫與物件裝置的作品,總說其個人風格是一色彩鮮麗的奇想世界,畫面或展覽空間裡不同物件在多維度的空間結構中扭結、互動,看似科幻奇想卻有純真童趣之味。《標籤人/#Tagman》系列的圖像展現藝術家快速繪寫的功力,他以水性筆簡單勾勒日常街頭的人事物景象,線條雖然簡約但精準地捕捉了人物的表情、神韻、乃至其日常行為互動,畫風類似報紙上的政治漫畫,題材與敘事倒令人聯想起韓國80年代以來的「民眾美術」脈絡。
《標籤人/Tagman》與《即時畫像/Live portraits》先與觀眾互動再作畫的路徑恰好相反,藝術家將畫在紙版上完成的作品裁切成約9公分乘4公分的小卡,再以標籤器具釘滿於連帽衣褲上,藝術家穿戴後(藝術家自嘲像雪怪)行走於鬧區街上,讓人抽拿身上的標籤。標籤上的圖像取材自街頭眾生相,然後又再以此與其他人交流,縱使只是交換了隻字片語,但也能再拼貼出了更多饒趣的故事。
本計劃中兩位藝術家創作及表現形式仍以繪畫為主,而邀展的互動性作品乃奠基在觀察眾生相的凝視之上創作,本計劃冀求透過這兩位藝術家的創作使人思考日常的凝觀與敘事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