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展場線上看!
「藝術家,合作者,他們的展覽與三個場域」個展系列,始於楊俊於2018年在首爾的善宰藝術中心舉辦的「總觀視角」,那既是一次作品的總梳理,也是用回溯和反思的角度,去著墨「回顧」對藝術家的意義。延續這樣的思路軸線,該展於隔年(2019)發展成在奧地利格拉茨美術館的「藝術家,作品,展覽」一展,並將反思的主體從個人轉移到體制機構的範疇。也就是說,在探究作為一位藝術家的意義之餘,進一步思索加諸在藝術家與其作品上的期待,讓展覽本身變成一個論題。這個思維在臺北有了進一步的擴充,其中共同參與這項群集式個展的眾人包括:Christopher Adams和蔣慧仙、艾文‧鮑爾/buero bauer、奧利佛‧克利佩爾、松根充和、西村祐貴、Topotek 1、千鳥藝術,以及與楊俊的英文名撞名的另一位Jun Yang──向這位現居舊金山的韓裔藝術家的邀展之舉,使楊俊解構個展定義的意圖不言自明。
因此,「藝術家,合作者,他們的展覽與三個場域」是個展也是聯展,分別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和關渡美術館以不同樣貌呈現,而本展的第三種表現形式已於TKG+ Projects展出至一月底。
這個展覽的三種版本分別有著不同的獨特脈絡和相應重點:在當代館的版本強調展覽的公眾任務和當代館的公共空間面向,據此,諸如兒童和成人工作坊、教育推廣和藝術家導覽活動,及展覽相關講座及討論活動等,自展覽策劃之初即成為本展的重要構成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