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忠(b.1985,香港),他的創作主要關注歷史事件、政治體制和意識形態。因香港政府管理歷史檔案乏善可陳且拒絕成立「檔案法」;因此,李繼忠透過一系列行動、研究、圖像和裝置來回應固有的歷史陳述和編纂方式。作品以揭露歷史的情感面為目的,著重情感的價值遠過於信息意識。2016年成立獨立團體「人人檔案」,將歷史和檔案議題的創作延伸至合作企劃、教育與出版。2017年開展了「遷移與流徙」的系列創作——在泛亞洲脈絡中的歷史與社會意涵為基礎,探索人口與物質流轉,以至地緣政治的論述。首部為《復還、繕修和進退維谷》(2017-19),審視香港公共雕像的物質和意識形態轉變;第二部《通往深海的狹道》(2019-20),探討香港日據時期,佔領政府對其施行的「歸鄉」政策。
林盈潔(b.1994,台灣),作品多為複合媒材組合而成的空間裝置,反映著自身對生活移動以及寓居經驗的多方觀察,試圖在普遍經驗之中提取難以觸及與想像的脈絡,透過場面調度、閱讀路徑和觀眾參與的視角,將空間營造為引導觀眾介入產生互動與思考的特殊場域,此即藝術家與空間及其所在環境的對話過程,同時藉此被調動的意識再次疊加和安置在現實之中,成為感知事件的動能。
劉耀中(b.1981,台灣)的創作運用自身的直覺和幽默感,在記憶、經驗及資訊之間穿梭,將日常生活中舉凡網路、電視、音樂、書籍等各方訊息轉化為彷若普魯斯特追憶過往的意識流,成為他創作時提取信息的數據庫。劉耀中藉以輕鬆玩遊戲的形式,從日常熟悉的事物為出發點,在大眾文化之間來回轉譯、連結對話,翻轉出不同的面向以對應社會的觀察,並在幽默機制中批判社會,翻轉日常。
何兆南(b.1984,香港),他的藝術創作始於攝影,並持續發展至行為、繪畫以及複合媒材裝置。作品探討日常生活的奇妙與無奈、靈性與存在,以及香港的社會狀態。他喜好簡潔與純粹,透過影像來探尋事物的本質與特性,賦予作品簡練的抽象意味讓觀者得以延伸想像。2013年他創辦了「百呎公園」為一個策劃展覽及促進藝術交流的非營利藝術空間。2019年,共同發起藝術家駐留項目「過海的.藝術計劃」。
郭柏俞、佘文瑛(b.1989,台灣)。2015年開啟「太認真」的藝術合作關係。他們深受歷史檔案創造無窮盡的想像空間所吸引,在不同敘事中追逐歷史裡的「移動身分」,同時也是主流社會檔案中空缺的他者,借鏡反思台灣在特殊的國族情境底下移民/外來者的社會現實。視藝術創作為建檔工程,進行對事物的指認、區辨、歸納及分類,作品強調於物質、材料的重新被理解,創造具有事件性的雕塑,讓感官重返特定的場域。
陳湘馥(b.1989,台灣)的作品議題涉及空間、科技和社會現象,陳湘馥擅於捕捉人性面對體制與科技的原始感受,轉化日常生活的情境,透過新媒體的語言及形式表現,創作類型多為空間和動力裝置,再現出當代生活的控制與荒謬。
陳為榛(b.1993,台灣)的創作從生活物質的觀察中思考藝術的起點,透過現成物、挪用、古典美等概念的實踐與再思索,做自我經驗、文化認同與環境意識的延伸,並將物質材料以不同於日常被規訓後的功能、意義、甚至指涉性被看見。在貫穿作品的嘲諷性格與自我調侃中,感受對象物與它的反面,是其個人內在的探索過程與精神層面的反思。
黃偉軒(b.1989,台灣)的創作多以數位影像及動畫為主,作品形式多元,涵括如劇場影像、聲響、聲音–影像等。主要關注於如何藉由數位拍照建模的影像再敘述一個曾經存在或僅存於想像中的空間,重新構築出人和居處的環境在過去與未來及想像與真實之間種種浮動的關係。
劉致宏(b.1985,台灣)的創作關注當代生命經驗的捕捉,以日常的角度建構敘事。其創作類型涵括了繪畫、裝置、地景、影像、現成物、印刷出版等,並聚焦在「材料與能動性」、「語言形式轉化」與「在地關係連結」等面向。
NANONANO於2019年由藝術家許巽翔(b.1990,比利時)以及材料工程師黃胤豪(b.1989,台灣)組成。作品主要關注於所處現實生活環境的現況以及未來,並以頂尖工業科技技術作為創作工具。
吳思嶔(b.1985,台灣)作品涵蓋雕塑、空間裝置、影像等多種形式,透過各種材料來編織其作品的敘述性,創作主題常遊走在人類與自然之間、當代科技與古老技術之間、現實與神祕現象之間,在這些連結中建立一套詮釋方法,來開啟某種跨越時序、物種與真實性的想像及世界觀。
阿儒瓦苡.篙瑪竿(b. 1971,台灣)來自屏東縣山地門鄉大社部落的貴族。她擅長使用羊毛、棉、銅、絲綢和玻璃珠作為藝術創作素材,以排灣族的「纏繞」技術為藝術發展主軸,文化作為創作的泉源,其作品貼近女性細膩的情感流動,其中蘊含了女性的自我意識覺醒。部落在遭受「莫拉克」颱風襲擊後遷移到禮納里部落,武玉玲持續透過創作的過程去尋找能將遷離家園的族人聯繫「在一起」的方法。
張恩滿(b.1967,台灣)生於台東大鳥部落,成長、生活與工作於台北,現居住於基隆。她長期關注台灣原住民如何在不可逆的現代化進程中去協調和處理其自身於文化、社會及基本生存之間的狀態,以此基礎去外推、廓繪世界的樣貌,寄望發掘藝術轉化的力量。
峨冷.魯魯安(b.1968,台灣)舊好茶部落,魯凱族人,長年蹲點在台東都蘭部落創作,為台東藝術家群落「意識部落」的成員之一,秉持親近自然的概念,以自然質樸特性的媒材進行創作,結合雕塑、裝置、地景藝術等形式,寓意強烈的自我追尋與土地情感的關係探索,充分體現取「材」自然與取「道」自然的藝術精神,作品充滿無限的張力與生命力,是近年來備受國際藝術與學術肯定的當代藝術家。
宜德思(b. 1976,台灣)來自新北市烏來部落,擁有泰雅族與太魯閣族的混血原住民身分,為她的藝術帶來了根植於古老傳統文化的深度。宜德思作品充滿詩意的當代語彙:純淨的畫面、精準線條與大膽用色。然而那流淌在血液裡,望向祖靈之眼的靈魂,帶領她去發掘台灣原住民的美。泰雅族的紅,太魯閣族的白,烏來的黑夜,蘭嶼的湛藍海洋,古老的編織、打獵、圖騰、紋身,皆成為繪畫中不可或缺的養分。
瑪莉塔.伊莎貝爾.思璐法給成長於挪威北特羅姆斯的曼達倫,因其家庭養育方式,她身邊一直充滿著各類與自然、工藝及季節性工作有關而富含意義的物質及物件。此外,「挪威海岸風暴音樂節」(Riddu Riđđu Festival)似乎也將全世界帶到了思璐法給長大的曼達倫 。思璐法給對於觀眾與作品之間互動接觸的親密維度感興趣。在描繪關係性作品的履踐式表述原民性(Performative Indigeneity)時,同時也探討集體的人類族群和文化。思璐法給試圖提示我們自身的基本狀態,和她探尋以原住民方式講述與主流社會構成之共享身體有關的個人身體。
《在我的羊毛夢境裡》 開啟了薩米族和原住民女性的團結,與土地和自然的聯繫。透過團結合作,此行為展演收集思璐法給及其家人的身體經歷和生活故事,它開創了另一種文化和一種相處方式。此作批判殖民語境中的審美體驗:意即在幾乎所有主流展示的語境中,呈現以排除或壓迫被剝奪者的三種方式:一、關於自我認同的意識;二、關於身分與歸屬;三、關於合作關係的實踐。思璐法給通過她自己的身體表達儀式性的行為藝術,試圖為原住民決定的未來賦予權力產生希望。
思璐法給如同民族誌學家一般,她傾聽、描述、轉譯、重新詮釋和展示習自原住民部落族人的集體性知識。換言之,思璐法給揭示原住民的「複原力」,顯化原住民的自信以及殖民創傷,並以多元的方式為薩米族和原住民留存空間,回應和解、解殖與本土化的浪潮。此作體現了一種原住民創意主權的創生、持有和分享空間的概念,透過藝術家對遷移經歷的過程,強化了表述行為本土性的本質,正如定義和轉化、解殖民化和本土化等對話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