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智華的作品,致力於影像相關的研究,並實驗影像的概念與各種可能。近年也與表演者合作,探索身體、影像、空間的三方關係,擴延實驗錄像的框架與媒材,並關注遺失、逝去或已不存在的未竟之事。透過不同的形式,紀錄及重顯這些不復存的記憶,重新組織並賦予敘事,也串起自身與他方的歷史連結。
1989年生於臺灣臺中市,目前生活、創作於臺北。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碩士班,現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博士候選人。
關注數位媒介與實體間與的影像、符號、語言、美學和意義,企圖以藝術作為聯繫至宇宙學的方法。創作媒材包括影像、繪畫、裝置、新媒體等,以作品實踐出「安適之所」。曾舉辦個展「常常在家」、「枕流漱石」。參與聯展「Non-syntax」、「似是而非」、「錄像廳」、「當代一年展」、「Schizophrenia Taiwan 2.0」、「第三屆新媒體藝術卓越獎—緒事體」、「第八屆臺北數位藝術節—超神經」、「形而上—第11屆桃源創作展」、「嫩天堂」…等等。
陸穎魚,香港詩人,定居臺北。於香港曾獲「城市文學獎」、「中文文學創作獎」。著有詩集《淡水月亮》、《晚安晚安》、《抓住那個渾蛋》。獨立出版品:《待你醒來一個無瑕的宇宙》、《嬰兒雲》、《三歲詩人》。新詩作品入選:《2011香港詩選》、《2012香港詩選》、《港澳台:八十後詩人選集》、《80後十位香港女詩人: 詩性家園》、《2020臺灣詩選》。曾以詩人及策展人身份與世紀當代舞團、臺北文學季、臺北詩歌節等單位合作。
黃品玲,1986年生於臺灣新竹,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於2014年取得國立巴黎高等美術學院(ENSBA)高等造型表現國家文憑。前往法國留學期間開始使用油畫為主要創作媒材,使用油畫顏料本身的厚度與質地產生感性的厚度與線條,受到隻身在異地生活的經驗影響,開始關注於內在經驗以及自身的情感狀態,以風景的意象描繪內心的感受以及記錄記憶的片段。留學期間入選當代指標性展覽「Jeune Création」並且參與展出。在2013年於布拉格舉辦首次海外個展。2014年在巴黎美院舉辦的畢業個展「Lonely Land」(孤寂之地)得到當時校長尼可拉.布希歐(Nicolas Bourriaud)的佳評。2015年於巴黎舉辦個展「此外」。2017年、2021年分別於東京展出個展「Dust of Mind」及「Dreams Rise From the River Surface」。目前在日本熊本縣津奈木町的津奈木美術館(つなぎ美術館,Tsunagi Art Museum)駐村中,並持續參與國內外展出。
1984年出生於臺灣高雄市,現居住、工作於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系,並於荷蘭格羅寧根漢斯大學Frank Mohr Institute,Academe Minerva藝術學院取得藝術碩士,現為藝術家與軟體開發人員。創作多以電子裝置、軟體、生物電子實驗裝置為主,內容多在探討人類行為、情感、軟體與機械之間的關係,企圖以詼諧的方式去賦予作品某種生命象徵或是存在意義,也是藉此隱喻自身對於周遭環境的體會與觀察。2011年獲得荷蘭「Young Talent」入選,2013年獲臺北數位藝術獎首獎,2017年獲高雄美術獎新媒體藝術組優選,2019年獲得銅鐘藝術賞,第十九屆台新藝術獎-視覺藝術獎。個展與聯展多為臺灣、亞洲與歐洲等地。
田中薰是一位居住在日本的生成藝術家。她使用「TouchDesigner」進行即時渲染,創作裝置藝術和其他藝術作品。她的創作靈感來自日常生活、夢境和幻想,這些都貫穿於她的日常實驗和製作過程中。田中薰的作品曾在邁阿密海灘巴塞爾藝術展、紐倫堡新博物館、杜拜TODA、Prada Extends TOKYO以及美國、法國、杜拜、德國和中國等國家展出。
小事製作是一個由 17 名創作者共同組成的表演藝術合作社,致力於當代藝文體驗教育的再造和價值創造。團隊透過開放的參與式藝術實踐,持續在非典型文化與展演空間中實驗,與公民社會一起打造更永續的藝術支持網絡。2024 年小事製作獲選為「TAIWAN TOP演藝團隊」以及巴黎文化奧運(Olympiade Culturelle)臺灣館代表演出團隊之一。
現生活和工作於臺北的林資芬,是一位纖維藝術創作者,擅長以塑膠袋、工業廢布、海廢漁網等當代廢棄物為媒材,以有機的造型語彙詮釋環境議題與自然現象,進而引發人們對文化與自然等面向的關注。目前為不廢跨村實驗室(NO!W Across Lab)的成員之一,致力於以藝術翻轉廢棄的共創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