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人類!Hello, Human!

2024 / 01 / 27 Sat.

2024 / 05 / 12 Sun.

10:00 - 18:00

  • 策展人

    林欣傑 Keith Lam
    蔡宏賢 Escher Tsai

  • 藝術家

    莫雷辛.阿拉亞里 Morehshin Allahyari
    傑森.艾倫 Jason Allen
    喬納森.班迪克森 Jonas Bendiksen
    爆炸理論 Blast Theory
    超維度 Dimension Plus
    fuse*
    江戶未來世 Hello Edo!
    馬里奧.克林格曼 Mario Klingemann
    真鍋大度 Daito Manabe
    列夫.曼諾維奇 Lev Manovich
    松尾公也 Koya Matsuo
    onformative
    安娜.里德勒 Anna Ridler
    孫詠怡 Winnie Soon
    魏廷宇 Tim Wei
    楊雨樵 Yu-Chiao Yang

  • VR線上展覽

    https://mocatpe.tw/art06webua

  • 指導單位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 主辦單位

    台北市文化基金會
    台北當代藝術館

  • 年度贊助單位

    THERMOS 膳魔師
    當代藝術基金會
    財團法人紀慧能藝術文化基金會
    老爺會館

  • 年度指定電視/螢幕

    SONY

  • 年度指定投影機

    EPSON

  • 媒體協力

    中央廣播電臺

  • 特別感謝

    臺北市立建成國民中學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初未來有限公司

  • 主視覺設計

    毛灼然 Javin Mo

展覽介紹

當AI人工智慧與人類的創造界線逐漸模糊不清時,日以繼夜無休止地持續運算,完美無暇地組合出真假難辨的文字、影像、事件與歷史。AI人工智慧如新世代的潘朵拉盒子,同時開啟了希望與恐懼。令人不禁回溯崇高(sublime)的美學概念,一種宏偉且危險的美,過去崇高與自然緊密相連,直到二十世紀,科技崇高取代了自然崇高。人類為何會對技術產生恐懼?從古老的傳說與神話中,無生命的物體被技術性賦予生命後,總是伴隨混亂與災難,即便原先被賦予生命的前提是幫助或保護人類,最終仍帶來傷害與毀滅,這些故事的寓意提醒著人類,失控的技術意即禍患。

諸如熟悉的核能發電、生物基因技術等,我們有非常類似的感受,一方面讚嘆科技崇高,其所帶來的生活便利,心中同時恐懼可能帶來的災難,崇高感隱匿於我們日常的生活中,不可控的毀滅夢魘如影隨形。面對AI人工智慧的高速進展,隨著勾勒未來美麗世界時,我們對AI人工智慧是如何演算出結果而下出判斷的不確定性感到憂心,也對AI人工智慧被資本與強權把持所產生的性別、種族、觀念、言論、創造、歷史、法律與政治等控制與生存偏見感到不安。

未公開、不透明的技術如同未知的黑盒子,黑盒子中的脫繮技術代表著古典控制論(Cybernetics)與AI人工智慧的截然不同的全新關係,控制論原是一套建立在能夠維持系統的穩定性與可預測性的反饋迴路上理論框架,但當AI系統具有高度自主、學習和自我進化時,促使基於固定模型和確定性假設的古典控制論變得不再適用,AI人工智慧的黑盒子性質讓我們無法深入理解其內部運作,從而無法掌握其影響系統的關鍵因素,潛在的崩盤將使我們失去信任,導致不可預測的結果和混亂。

二十一世紀的人類已經被剝奪了不AI的選擇,AI人工智慧狀似溫柔地擁抱人類,更像是冷靜殘酷地向人類切割道別。人類是否能夠建立起真正開放、可信任、共享的AI人工智慧系統?或是AI人工智慧已經如無限套疊的俄羅斯套娃黑盒,朝向自主沒有止境的高速演化進程,一切都終將無關人類,待衝出層層黑盒,嘶吼著「你好,人類!Hello, Human!」,正是AI人工智慧向舊物種人類告別之時。

MORE

LESS

策展人與參展藝術家

林欣傑 Keith Lam
蔡宏賢 Escher Tsai
真鍋大度 Daito Manabe
魏廷宇 Tim Wei
超維度 Dimension Plus
江戶未來世 Hello Edo!
楊雨樵 Yu-Chiao Yang
莫雷辛.阿拉亞里 Morehshin Allahyari
松尾公也 Koya Matsuo
孫詠怡 Winnie Soon
onformative
列夫.曼諾維奇 Lev Manovich
爆炸理論 Blast Theory
喬納森.班迪克森 Jonas Bendiksen
傑森.艾倫 Jason M. Allen
安娜.里德勒 Anna Ridler
fuse*
馬里奧.克林格曼 Mario Klingemann

香港媒體藝術家及策展人,致力於媒體藝術創作及教育。

作品曾於日本文化廳媒體藝術祭、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大奬等國際藝術節獲獎。作品獲邀展至世界各地,並由多家美術博物館收藏。熱衷於新媒體藝術教育,持續出任各大專客席教學、副教授及顧問工作。

新媒體藝術工作者、製作人與策展人,致力於新媒體藝術創作、媒合、國際交流、教育及推廣。

曾任文化部「科技藝術實驗創新及輔導推動計畫」、「5G雲端運算美學平台」及國立臺灣美術館 「5G沉浸式科技應用實驗場域軟體技術開發與建置」計畫主持人 ,「文化部X桃園科技藝術節」(2022)及「桃園科技藝術節」(2017)、忠泰美術館「生生LIVES」(2022)、臺中國家歌劇院「光之曲幕」沉浸展(2023)及「C-LAB未來媒體藝術節」(2021)、「白晝之夜」(2016-2017)策展人、「伊東豊雄的劇場夢」觀念建築展(2016)策展人。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科技媒體實驗平台資深顧問、第58屆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台灣館「3x3x6」製作總監、「Lab kill Lab」計畫(2020)及「FUTURE VISION LAB」計畫製作總監。

真鍋大度具有藝術家、程式設計師和DJ等身分。他於2006年成立大型商業和藝術活動策劃公司「Rhizomatiks」,同時也是慶應義塾大學湘南藤澤校區的特約教授。

真鍋大度的創作橫跨諸多領域,且以新穎手法探究日常物質和現象。然而,其最終目標不僅僅是藉由辨識、重組這些熟悉的建構元素,以呈現豐富、高畫質的現實性,確切來說,其創作實踐透過細緻觀察,挖掘、闡述人體、數據、程式設計、電腦和其他現象的本質可能性,藉此探問類比/數位、現實/虛擬的相互關係和界線。

新媒體藝術創作者,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作品大部分為動態影像、音像和電子裝置。探索文字和語言轉換為影像時的各種關係,包含失真、互相指涉、不同線性敘事對應等。

超維度 Dimension Plus,新媒體藝術創作團隊,立基於臺灣及香港,專注藝術創作與科技媒體,擅長應用新媒體結合空間與跨領域的互動創作。融合數位與實體,在這個數位年代,他們仍然信仰實體世界的存在感,將數位資料轉化為可觸摸的質感,連結數位與實體的兩個異質世界,創造數位和類比複合的作品。超維度積極投入新媒體藝術的教育和推廣工作,從事跨域創作媒合及整合製作,提供對新媒體藝術有興趣的人們,參與各種創造與實驗的平台。

Hello Edo!是一個對於AI人工智慧圖像生產技術深感興趣的團體,團員來自亞洲各地,熱衷於AI人工智慧的影像創作,喜愛藝術、文化、機械、賽博格等未來想像的景致。

楊雨樵,專職為口頭傳統與民間譚(Folktale)的跨領域藝術家,從事多年口傳文學與電影的敘事學和比較故事學研究。長年融合聲樂、自由即興與口頭表演藝術,展開實驗聲響系列演出,多次受邀參與國內外藝術節與展覽活動。曾出版多項實驗性文學創作,如聲成像詩集《肸蠁》,並積極與 AI 生成式藝術進行協作,如漫畫《鵲之終末的目擊者》,以及文字作品《AI之味》、《瞬間城的業餘調查報告》,並受邀為雲門50 鄭宗龍《波》製作網路社群展演系列:〈波的平行宇宙〉。

莫雷辛.阿拉亞里是一位目前定居於紐約的伊朗庫德族藝術家,擅長使用3D立體模擬、錄像、雕塑和數位構築為工具來重新塑造神話和歷史。透過檔案實踐和故事闡述,她所創作出的作品交織著複雜的反敘事,受到SWANA組織的長期影響(致力於推動西南亞和北非抵抗西方科技殖民主義)。作品曾展示於世界重要場館所舉辦的展覽、藝術節、工作坊等,包括紐約新美術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巴黎龐畢度中心、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維也納應用藝術博物館等。獲頒美國國家藝術家獎項(2021)、瓊.米切爾基金會畫家與雕塑家獎助金(2019)、日舞協會新前線國際獎助金(2019),並且被《外交政策》雜誌選為2016年全球百大思想家之一。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以及紐約Current美術館均有典藏其作品。

松尾公也1959 年生於日本長崎,於1993年創辦《MacUser》雜誌日語版,並擔任總編輯,爾後陸續任職於多家網路科技雜誌。從事業餘音樂創作50年,並且在電子音樂製作語音合成軟體VOCALOID的音樂圈和其他合成聲音科技平台上發表過多篇文章,曾於2012年在東京巨蛋使用蘋果手機與平板舉辦演唱會。在2023年1月,開始應用人工智慧技術生成他逝去的妻子Torichan的聲音,並陸續生成出她的新影像、創作新歌曲以及音樂影片。其中演唱《亡命之徒》(Desperado)的作品於2023年3月獲頒日本首屆人工智慧藝術賽(AI Art Grand Prix)大獎。

孫詠怡生於香港,是一位藝術程式創作者及研究學者,對探究涉及權力不對等的數位基礎設施的文化影響相當感興趣,其作品涉及自由和開放原始碼的文化、不同形式的編碼程式設計、藝術╱技術手冊指南、數位審查和次要科技等主題。作品於博物館、畫廊、藝術節、分散式網路等展示,也以論文和其他書面形式呈現,合著包括《Boundary Images》(邊界影像,2023)、《Fix My Code》(修復我的程式碼,2021)、《美學程式設計》(2020)等。其它經歷包括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所出版的《Software Studies Book Series》(軟體研究叢書)共同主編、「Digital Activism」數位行動主義研究計畫共同主持人、英國藝術網路(BAN)英國數位藝術共同研究負責人,以及倫敦藝術大學創意電腦學院課程負責人、丹麥奧胡斯大學副教授(目前暫離教職),以及倫敦南岸大學網路圖像研究中心(CSNI)的客座研究員。

柏林藝術團隊onformative以情感豐沛的手法,持續探尋創作表現的新形態,並藉由其實驗性的實踐,創造意味深長的數位藝術作品,以此探究人類、科技和自然之間的關係。他們自發性或委託性的創作成果及詮釋,呈現出互動媒體裝置、生成性視覺、數據驅動作品等不同媒材樣貌。其創作曾於歐洲、北美、澳洲和亞洲等各國展出。

列夫.曼諾維奇是藝術家、作家,也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數位文化理論家之一。在學習視覺藝術、建築和電影製作後,曼諾維奇於1984年開始運用電腦創作數位藝術。他曾於享負盛名的機構舉辦過14次個展,並參與過122個國際聯展,包括倫敦當代藝術學會、巴黎龐畢度中心、上海雙年展、卡爾斯魯藝術與媒體中心等。

曼諾維奇是紐約市立大學研究中心的校長特聘教授,同時也是該校文化分析實驗室創辦者兼主任。2013年,他被《Complex》雜誌列為「形塑設計未來的25人」之一;2014年,則被科技多網體網站《The Verge》列為「50位最受關注的未來建構者」。

曼諾維奇在四個新研究領域的創建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新媒體研究」(1991-)、「軟體研究」(2001-)、「文化分析」(2007-)及「人工智慧美學」(2018-)。著述、編輯之著作達15本,如《人工美學》(Artificial Aesthetics,2022)、《文化分析論》(Cultural Analytics,2020)等書,也發表過200篇文章,在全球35國出版並重新翻印超過800次。

英國知名的互動團體「爆炸理論」成立於1991年,由出身戲劇領域的Matt Adams、Ju Row Farr(已於2023年離開該團體)和Nick Tandavanitj三位主要藝術家成員組成。其創作擅長運用多媒介,包含表演、電影、遊戲、應用程式與裝置,取藉這些形式語彙的感性特質,於不同形式跨界之間創造感性的連結。透過數位科技、大眾文化與遊戲結構的設計,將日常性的生活發展情境匯入作品結構之中,試圖消弭生活與藝術之間的隔閡。因此,他們的創作總帶有社會學意義的開放性;以其互動藝術的機制,讓公眾置身於不尋常的體驗來探索社會和政治的議題,以創造新的視角並開闢變革的可能性。

「爆炸理論」曾於諸多國際展演和機構展出,包括:威尼斯雙年展、翠貝卡影展、東京NTT互動藝術中心、柏林Hebbel am Ufer國際表演中心、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和泰德現代美術館等。他們曾受英國第四頻道、日舞影展、皇家歌劇院等機構委託創作。「爆炸理論」與研究者、科學家們密切合作,並自1997年起與諾汀漢大學「混合實境實驗室」合作。他們是45篇研究論文的共同作者,也在巴黎索邦大學、美國史丹佛大學、英文皇家藝術學院等國際學術單位進行授課、講座。他們在泰德現代美術館「活文化」一展中擔任影像系列的策展人。

「爆炸理論」曾四度提名「英國影藝學院電影獎」,並曾獲「林茲電子藝術獎—金尼卡大獎」和「白南準藝術中心獎」。

喬納森.班迪克森1977年生於挪威,他擅長透過鮮明且能喚起情感的影像,以毫不隱藏的坦率方式探討社群、信仰、身分認同等相關議題。所創作的作品遍布全球,包括2006年出版的《Satellites》(衛星國),在書中呈現蘇聯解體後邊緣區域的故事。而後因對於飛地以及被隔絕的族群有著特別的興趣,展開了另一個以城市貧民窟為主題的計畫,成為2008年所發表的《The Places We Live》(我們所居住的地方)。

班迪克森也對信仰和宗教等主題有興趣,其著作《最後的聖約》(The Last Testament,2017),描述七名自稱為聖經中描述會重返人世的彌賽亞。班迪克森的創作曾發表於享負盛名的雜誌刊物,如《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亮點》(Stern)、《時代雜誌》(Time)、《周日泰晤士報雜誌》(The Sunday Times Magazine)和《衛報(周末版)》(The Guardian Weekend)等。他於2004年獲馬格蘭攝影通訊社(Magnum Photos)會員提名,並於2008年正式成為會員。

傑森.艾倫是「Art Incarnate」的總裁與執行長,該公司致力於製作人工智慧奢侈品,包括艾倫所創作的人工智慧作品的藝術版畫。他在以作品《歌劇院空間》(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參加美國科羅拉多州博覽會數位藝術類比賽,獲得首獎,激起正反意見爭論與全球的關注,使此作成為識別度最高的AI藝術品之一。此爭議也在藝術界引起一系列討論,包括對作弊、抄襲、藝術家被取代、人工智慧生成的作品是否可被稱為藝術?艾倫是否可被視為是藝術家等問題的討論。同時,許多科技界人士則表示很樂見艾倫這樣的成就表現。

艾倫的目的是讓更多人透過正面的方式認識人工智慧,在這場新興的前衛運動中,影響著各個領域。他認為在將人工智慧納入考量,建立健康有益的共生關係,是可以透過所謂的「人工智慧人文主義」(AI Humanism)的方向前進,以負責任的態度與科技和諧共處,從而提升人類的經驗。

安娜.里德勒是以資訊和數據創作的藝術家和研究者。她對知識系統有著濃厚興趣,並渴望探知、揭示知識形成的過程。她以新型態科技為工具,探問它們如何被創造,以更深入理解社會和世界。其創作過程常涉及大量訊息或數據的運用,特別是自我生成的數據集,運用不同媒材創造新式、獨特的敘事,以及如機器學習等新型態科技,能如何運用於為觀眾轉譯這些敘事。

里德勒擁有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資訊經驗設計碩士學位,也是牛津大學英國文學學士,還曾獲倫敦藝術大學創意電腦學系、林茲電子藝術節、愛丁堡大學和倫敦戴芬娜基金會等學術、藝術機構獎學金。里德勒是歐盟歐洲媒體藝術平台研究員,也是2018-2019年戴爾藝術獎得主。她曾受索爾福德大學、倫敦倫敦攝影師藝廊、北方歌劇院、英國國家劇院現場及荷蘭Impakt媒體藝術節委託創作。藝術媒體「Artnet」將里德勒列為探索人工智慧創作潛力的九位「開創性藝術家」之一,她也於2019年的「林茲電子藝術節金尼卡獎」獲得「人工智慧和生命藝術類」優選。同年也以數據集和歸類為主題的作品,獲得英國設計博物館「比斯利年度設計大獎」提名。

fuse*成立於2007年,由Luca Camellini和Mattia Carretti共同創立,團隊藉由多媒體裝置和表演創作,深入研究不同學科之間的界限,專注於探索新興科技在藝術表達中的可能性,旨在詮釋人類、社會和自然現象的複雜性,並追求在光、空間、聲音和動作之間建立嶄新的聯繫,探索藝術和科技的融合,同時也重視純粹實驗和集體創造力,創造能夠啟發、懸浮尋常世界並激發思考、情感和想像力的作品,其獨特美感在當代藝術領域中脫穎而出。

馬里奧.克林格曼是以演算法和人工智慧進行創作並探究系統的藝術家,且特別對人類如何感知藝術及創意有興趣,並專注研究以機械擴增或模擬這類程序的方法。克林格曼被視為AI藝術、神經網絡和機械學習等領域的先鋒。

克林格曼曾與大英圖書館、英國卡迪夫大學和紐約公共圖書館等聲譽卓越的機構合作,也曾入選Google藝術與文化駐村藝術家。其作品曾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倫敦攝影師藝廊、德國卡斯魯爾藝術與媒體科技中心、巴黎龐畢度中心等機構展出。他於2016年榮獲「大英圖書館實驗室藝術獎」(British Library Labs Artistic Award),於2018年獲得獎勵科技藝術創作的「流明數位藝術獎」(Lumen Prize)金獎,並於2020年獲頒「林茲電子藝術獎」(Prix Ars Electronica)榮譽獎。其裝置作品《過客的記憶I》(Memories of Passersby I)於2019年3月寫下歷史,成為首件成功登上蘇富比拍賣會的自主AI機器。其最新創作計畫有:去中心化的AI藝術家《博托》(Botto)、具有藝評功能並於2023年6月於馬德里藝術機構「Espacio SOLO」首度登場展演的AI機器狗《A.I.C.C.A.》。

作品介紹

《AI 不是藝術》
《百科夜行》
《生態池》(Feat. 動力博士)
《屋台系列》
《回.口》
《月亮臉》
《妻音源 Torichan 歌唱 Desperado》
《星沉願望夜》
MORE

教育活動

活動名稱

活動地點

活動時間

  • 當代館一樓活動大廳

    2024/01/27 Sat.

    14:00 - 16:00

  • 當代館主展區

    2024/01/27 Sat.

    16:00 - 17:30

  • 當代館二樓201展間

    2024/02/24 Sat.

    10:00 - 12:00

  • 當代館二樓201展間

    2024/03/23 Sat.

    16:00 - 18:00

  • 當代館二樓201展間

    2024/04/27 Sat.

    16:00 - 18:00

  • 當代館二樓201展間

    2024/05/04 Sat.

    16:00 - 18:00

  • 當代館主展區

    2024/02/25 Sun.

    14:00 - 15:30

  • 當代館一樓活動大廳

    2024/03/03 Sun.

    16:00 - 17:30

  • 當代館主展區

    2024/03/03 Sun.

    14:00 - 15:30

  • 當代館一樓活動大廳

    2024/03/09 Sat.

    14:00 - 16:00

  • 當代館一樓108展間

    2024/03/16 Sat.

    14:00 - 17:00

  • 當代館一樓108展間

    2024/04/13 Sat.

    14:00 - 17:00

  • 當代館一樓108展間

    2024/05/05 Sun.

    10:00 - 12:00

  • 當代館一樓108展間

    2024/05/05 Sun.

    14:00 - 17:00

  • 當代館一樓活動大廳

    2024/03/17 Sun.

    14:00 - 16:00

  • 當代館一樓活動大廳

    2024/03/23 Sat.

    14:00 - 16:00

  • 當代館一樓活動大廳

    2024/04/14 Sun.

    14:00 - 16:00

  • 當代館主展區

    2024/04/21 Sun.

    14:00 - 15:30

  • 當代館一樓活動大廳

    2024/05/04 Sat.

    14:00 - 16:00

  • 當代館一樓活動大廳

    2024/05/04 Sat.

    10:30 - 12:00

  • 當代館主展區

    2024/05/05 Sun.

    14:00 - 15:30

CLOSE

CLOSE

Notice 著作權&隱私權相關政策
關於當代藝術館需要注意的相關法規

著作權聲明

台北當代藝術館尊重他人著作權,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條款亦明定,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不得侵害他人之著作權,因此,台北當代藝術館呼籲使用者同樣尊重他人之著作權。如果您認為台北當代藝術館網站中之任何網頁內容或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已侵害您的著作權,建議您利用本處理辦法提出檢舉,台北當代藝術館客服中心將儘速為您處理:

  • 權利人檢舉著作權侵權處理辦法

    若台北當代藝術館網站中之任何網頁內容或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已侵害您的著作權,請您填寫:「 著作權侵權通知書」,且依該通知書所載提供下列資料及聲明,並以傳真的方式通知台北當代藝術館:
    1、著作權人之簽名、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之簽名、相關權利證明文件及著作權之內容,例如:已發行書籍之封面及相關頁面、發表於網路中之網頁內容列印紙本及其網址。
    2、侵害著作權之內容所在的網頁及網址。
    3、您的聯絡地址、電話等資料。
    4、書面聲明您確信該網頁內容的使用行為是未經過著作權人、其代理人或法律的授權。
    5、書面聲明您於通知書所載相關資料均為真實,且您是著作權人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而為上開聲明。

  • 台北當代藝術館處理原則

    若台北當代藝術館網站中之任何網頁內容或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已侵害您的著作權,請您填寫:「 著作權侵權通知書」,且依該通知書所載提供下列資料及聲明,並以傳真的方式通知台北當代藝術館:
    1、著作權人之簽名、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之簽名、相關權利證明文件及著作權之內容,例如:已發行書籍之封面及相關頁面、發表於網路中之網頁內容列印紙本及其網址。
    2、侵害著作權之內容所在的網頁及網址。
    3、您的聯絡地址、電話等資料。
    4、書面聲明您確信該網頁內容的使用行為是未經過著作權人、其代理人或法律的授權。
    5、書面聲明您於通知書所載相關資料均為真實,且您是著作權人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而為上開聲明。

隱私權保護政策

台北當代藝術館非常重視用戶的隱私權,因此制訂了隱私權保護政策。請你細讀以下有關隱私權保護政策的內容。

隱私權保護政策的適用範圍

1、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包括台北當代藝術館如何處理在用戶使用網站服務時收集到的身份識別資料,也包括台北當代藝術館如何處理在商業伙伴與台北當代藝術館合作時分享的任何身份識別資料。
2、隱私權保護政策不適用於台北當代藝術館以外的公司,也不適用於非台北當代藝術館所僱用或管理的人員。
3、台北當代藝術館在你註冊台北當代藝術館帳號、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的產品或服務、瀏覽台北當代藝術館網頁、參加宣傳活動或贈獎遊戲時,台北當代藝術館會收集你的個人識別資料。台北當代藝術館也可以從商業夥伴處取得個人資料。
4、當你在台北當代藝術館註冊時,我們會問及你的姓名、電子郵件地址、出生日期、性別、職位、行業及個人興趣等資料。你在台北當代藝術館註冊成功,並登入使用我們的服務後,我們就會認識你。
5、台北當代藝術館也自動接收並紀錄你瀏覽器上的伺服器數值,包括互聯網協定位址 (IP Address) 、台北當代藝術館cookie中的資料及你要求取用的網頁紀錄。
6、台北當代藝術館會使用資料作以下用途:改進為你提供的廣告及網頁內容、完成你對某項產品的要求及通知你特別活動或新產品。
7、台北當代藝術館不會向任何人出售或出借你的個人識別資料。
8、在以下的情況下,台北當代藝術館會向政府機關、其他人士或公司提供你的個人識別資料:與其他人士或公司共用資料前取得你的同意。
9、需要與其他人士或公司共用你的資料,才能夠提供你要求的產品或服務。
10、向代表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服務或產品的公司提供資料,以便向你提供產品或服務 (若我們沒有事先通知你,這些公司均無權使用我們提供的個人資料,作提供產品或服務以外的其他用途)。
11、應遵守法令或政府機關的要求。
12、我們發覺你在網站上的行為違反 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條款或產品、服務的特定使用指南。
13、其他依「個人資料保護法」或政府法令應公開之資料。
14、為了保護使用者個人隱私, 我們無法為您查詢其他使用者的帳號資料,請您見諒!若您有相關法律上問題需查閱他人資料時,請務必向警政單位提出告訴,我們將全力配合警政單位調查並提供所有相關資料,以協助調查及破案!
15、 台北當代藝術館會到你的電腦設定並取用台北當代藝術館cookie。
16、台北當代藝術館容許在我們網頁上擺放廣告的廠商到你的電腦設定並取用cookie。其他公司將根據其自訂的隱私權保護政策,而並非本政策使用其cookie。其他廣告商或公司不能提取台北當代藝術館的cookie。
17、當台北當代藝術館進行與其產品及服務有關的工作時,會使用 web beacons 進入我們的網站網絡,提取cookie使用。
18、台北當代藝術館賦予你在任何時候修改個人台北當代藝術館帳號資料及偏好設定的權力,包括接受台北當代藝術館通知你特別活動或新產品的決定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