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植民計畫

Post Ecolonialism Project

2016 / 12 / 13 Tue.

2017 / 01 / 15 Sun.

10:00 - 18:00

  • 地點

    venue

    MoCA Studio

About 展覽介紹

【後植民計畫】起始自一個生態行動,並逐步思辨發展成一個文化行動(Action Culturelle)。本計劃以實際的種樹行為對遭受破壞的自然進行「修補」(Bricolage),行動主體在「還地於樹」的「修補」過程中,重新思考其與自然間的關係,大量新植的原生種樹木也重塑了遭人為破壞的土地風景。以種樹行為作為思考風景繪畫的隱喻,兩者的核心精神都是主體與自然的互動關係。此展覽在種樹行動的檔案展示之外,也重新回顧臺灣風景(畫)的某種樣貌,並以新的創作內容企圖再現此一系譜。

展覽主要分成五個部分進行對臺灣風景樣貌的思辨。第一部分是策展團隊到雪山山脈、玉山山脈與阿里山山脈拍攝三地瀑布風景錄像,拼接成一彷彿掛軸的視覺形式,象徵清領時期臺灣面對自然時所呈現的風景畫意象;第二部分則以幾個日治時期設立的植物園與翻製的繪葉書,象徵現代性導入臺灣之後,一種「去脈絡化」(Decontextualisation) 的面對自然態度,以及此時風景畫呈現的形式;第三部分是臺灣當代幾位不同類型代表性風景畫畫家的作品展示,呈現當代與日治時期風景畫概念的差異,以及人與自然的互動關係的轉變;第四部份則是翻拍了侯孝賢公路電影中的片段,呈現另一角度與媒材所開顯的風景意象;第五部分則是臺灣森林風景的裝置,其中並置一臺灣原生植物石楠的錄像在此風景中,這株石楠在幾十年前被移植到法國諾曼第花園中,藉此思辨在全球化語境下「植民」的問題意識,呼應我們「還地於樹」生態行動中「再脈絡化」(Recontextualisation)的文化思維內涵。
Post Ecolonialism Project first starts as an eco-action, and gradually evolves into an "action culturelle." The project aims to perform "bricolage" or "repair" the destructed nature by planting trees while re-contemplating on our relationship with nature during the process of "bricolage" as we "return the land to trees." The large number of newly planted endemic trees also reconstructed the landscape destructed by human beings. The project viewed the action of tree-planting as a metaphor, through which we could re-examine the genre of landscape painting. The core spirit of both center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nature. In addition to displaying documentations of the tree-planting action, the exhibition also reviews a certain aspect of Taiwanese landscape (painting), and attempts to represent this genealogy through new artistic creations.

The exhibition explores and contemplates on Taiwanese landscape through five sections. For the first section, the curatorial team journeyed to different parts of the Xue Mountain Range, Jade Mountain Range, and Ali Mountain Range to film three waterfalls and created a scroll-like video work afterwards. The video symbolizes the landscape painting that shows how Taiwanese people have viewed nature during the rule of Qing dynasty. The second section introduces botanic gardens established during the Japanese-ruled period and reproduced picture postcards, through which the section would explore how nature was perceived in a manner of "decontextualisation" after modernity was introduced into Taiwan as well as the landscape painting of this period. In the third section, audience could see the landscape paintings of different types by various contemporary Taiwanese painters. The section reveals both the disparities between contemporary landscape paintings and those from the Japanese-ruled Taiwan, and the shift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On view in the fourth section is a remake of a segment from Hou Hsiao-Hsien's road film, demonstrating the landscape from another perspective and through a different medium. The fifth section displays an installation that embodies the landscape of Taiwanese forest. A video of the Taiwanese endemic plant, Photinia serratifolia, is placed in this landscape installation. This particular Photinia serratifolia has been transplanted in a garden in Normandy, France several decades ago. Through its representation, the section reexamines the problematic of "ecolonialism"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and responds to the cultural thinking of recontextualization in this eco action of "returning the land to trees."

MORE

LESS

Artists 參展藝術家

本次榮幸邀請知名藝術家參展
CHEN Eric / ArchiBlur Lab 陳宣誠
HUANG Ming-Chang 黃銘昌
YEH Tzu-Chi 葉子奇
HUNG Tien-Yu 洪天宇
LIN Chuan-Chu 林銓居
YIN Zi-jie 尹子潔
SHIU Sheng-Hung 許聖泓
TSAI Yi-chieh 蔡依潔
CHEN Cheng-Hung 陳正弘
Alice Schÿler Mallet 艾莉絲‧馬雷
Norman Yamada 諾曼‧山田
Rada Boukova 瑞妲‧布可娃

Artworks作品介紹

Taiwanese Landscape after “Landscape after Wang Meng” 《仿「仿王蒙山水圖」的臺灣風景》
Landscape and Nature of Modernity - The Botanical and Public Gardens Constructed During the Time of Japaness Rule 《現代性的風景與自然──日治時期所建的植物園與公園》
Ehagaki 10-Cliff on Main Peak of Mount Niitaka 《繪葉書10-新高主山的絕壁》
Song of the Southern Island 《南島之歌》
Mist on Mountain Ridge‧Hualien 《霧來山稜‧花蓮》
Mountain 《山》
Being Here and There - 04 《在此地與彼方-04》
Relection‧Man‧Nature Mirror‧Man‧Landscape 《鏡像‧人‧自然‧風景》
MORE

CLOSE

CLOSE

Notice 著作權&隱私權相關政策
關於當代藝術館需要注意的相關法規

著作權聲明

台北當代藝術館尊重他人著作權,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條款亦明定,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不得侵害他人之著作權,因此,台北當代藝術館呼籲使用者同樣尊重他人之著作權。如果您認為台北當代藝術館網站中之任何網頁內容或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已侵害您的著作權,建議您利用本處理辦法提出檢舉,台北當代藝術館客服中心將儘速為您處理:

  • 權利人檢舉著作權侵權處理辦法

    若台北當代藝術館網站中之任何網頁內容或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已侵害您的著作權,請您填寫:「 著作權侵權通知書」,且依該通知書所載提供下列資料及聲明,並以傳真的方式通知台北當代藝術館:
    1、著作權人之簽名、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之簽名、相關權利證明文件及著作權之內容,例如:已發行書籍之封面及相關頁面、發表於網路中之網頁內容列印紙本及其網址。
    2、侵害著作權之內容所在的網頁及網址。
    3、您的聯絡地址、電話等資料。
    4、書面聲明您確信該網頁內容的使用行為是未經過著作權人、其代理人或法律的授權。
    5、書面聲明您於通知書所載相關資料均為真實,且您是著作權人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而為上開聲明。

  • 台北當代藝術館處理原則

    若台北當代藝術館網站中之任何網頁內容或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已侵害您的著作權,請您填寫:「 著作權侵權通知書」,且依該通知書所載提供下列資料及聲明,並以傳真的方式通知台北當代藝術館:
    1、著作權人之簽名、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之簽名、相關權利證明文件及著作權之內容,例如:已發行書籍之封面及相關頁面、發表於網路中之網頁內容列印紙本及其網址。
    2、侵害著作權之內容所在的網頁及網址。
    3、您的聯絡地址、電話等資料。
    4、書面聲明您確信該網頁內容的使用行為是未經過著作權人、其代理人或法律的授權。
    5、書面聲明您於通知書所載相關資料均為真實,且您是著作權人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而為上開聲明。

隱私權保護政策

台北當代藝術館非常重視用戶的隱私權,因此制訂了隱私權保護政策。請你細讀以下有關隱私權保護政策的內容。

隱私權保護政策的適用範圍

1、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包括台北當代藝術館如何處理在用戶使用網站服務時收集到的身份識別資料,也包括台北當代藝術館如何處理在商業伙伴與台北當代藝術館合作時分享的任何身份識別資料。
2、隱私權保護政策不適用於台北當代藝術館以外的公司,也不適用於非台北當代藝術館所僱用或管理的人員。
3、台北當代藝術館在你註冊台北當代藝術館帳號、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的產品或服務、瀏覽台北當代藝術館網頁、參加宣傳活動或贈獎遊戲時,台北當代藝術館會收集你的個人識別資料。台北當代藝術館也可以從商業夥伴處取得個人資料。
4、當你在台北當代藝術館註冊時,我們會問及你的姓名、電子郵件地址、出生日期、性別、職位、行業及個人興趣等資料。你在台北當代藝術館註冊成功,並登入使用我們的服務後,我們就會認識你。
5、台北當代藝術館也自動接收並紀錄你瀏覽器上的伺服器數值,包括互聯網協定位址 (IP Address) 、台北當代藝術館cookie中的資料及你要求取用的網頁紀錄。
6、台北當代藝術館會使用資料作以下用途:改進為你提供的廣告及網頁內容、完成你對某項產品的要求及通知你特別活動或新產品。
7、台北當代藝術館不會向任何人出售或出借你的個人識別資料。
8、在以下的情況下,台北當代藝術館會向政府機關、其他人士或公司提供你的個人識別資料:與其他人士或公司共用資料前取得你的同意。
9、需要與其他人士或公司共用你的資料,才能夠提供你要求的產品或服務。
10、向代表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服務或產品的公司提供資料,以便向你提供產品或服務 (若我們沒有事先通知你,這些公司均無權使用我們提供的個人資料,作提供產品或服務以外的其他用途)。
11、應遵守法令或政府機關的要求。
12、我們發覺你在網站上的行為違反 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條款或產品、服務的特定使用指南。
13、其他依「個人資料保護法」或政府法令應公開之資料。
14、為了保護使用者個人隱私, 我們無法為您查詢其他使用者的帳號資料,請您見諒!若您有相關法律上問題需查閱他人資料時,請務必向警政單位提出告訴,我們將全力配合警政單位調查並提供所有相關資料,以協助調查及破案!
15、 台北當代藝術館會到你的電腦設定並取用台北當代藝術館cookie。
16、台北當代藝術館容許在我們網頁上擺放廣告的廠商到你的電腦設定並取用cookie。其他公司將根據其自訂的隱私權保護政策,而並非本政策使用其cookie。其他廣告商或公司不能提取台北當代藝術館的cookie。
17、當台北當代藝術館進行與其產品及服務有關的工作時,會使用 web beacons 進入我們的網站網絡,提取cookie使用。
18、台北當代藝術館賦予你在任何時候修改個人台北當代藝術館帳號資料及偏好設定的權力,包括接受台北當代藝術館通知你特別活動或新產品的決定權。